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宋时太湖地区……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材料二: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该历史现象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南宋时太湖地区……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材料二: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该历史现象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后来,明太祖又在地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西藏、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后来,明太祖又在地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西藏、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2.选择题- (共18题)
5.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18.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φN,φM=φ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19.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φN,φM=φ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