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19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宋时太湖地区……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材料二: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该历史现象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后来,明太祖又在地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西藏、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2.选择题(共18题)

3.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海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那么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
B.江西景德镇
C.河南汝州
D.湖南长沙
4.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知道“忠骨”指的是谁
A.魏征
B.寇准
C.岳飞
D.秦桧
5.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蒙古族
6.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
7.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B.西夏C.金D.元
8.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9.
明太祖称帝后,改革行政机构。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A.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分管朝政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10.
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11.
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表现包括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引进高产作物
③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④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
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蔡伦B.毕昇C.郑和D.郑成功
13.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    )
A. 昆曲和京剧   B. 昆曲和黄梅戏
C. 豫剧和汉剧   D. 汉剧和黄梅戏
14.
明朝建立是在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15.
(题文)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A.重新统一了蒙古B.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稳定了西藏政局D.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16.
(题文)“开辟荆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地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17.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8.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N,φM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19.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N,φM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2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