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展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182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9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图(a)图(b)两幅美术作品,从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
(2)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除图(a)图(b)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尽管从事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
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在中国……商人被视为下等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在西北欧,商人则拥有社会地位,其财富和政治权利也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是的,没有一个地方,除了欧洲。在欧洲,商人的政治权力及经济力量正稳步增长,他们正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材料看,从10到14世纪,西欧商业活动呈现怎样的发展?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那时中国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主要是受什么思想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0—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时代背景。

2.选择题(共7题)

3.
14世纪以后,西欧商人查理将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同时也将欧洲的呢绒、皮毛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
A.远程贸易的发展B.垦殖运动的兴起
C.农业的发展D.科技的发展
4.
九年级的小强同学正在研讨历史知识,研讨的内容是“垦殖者”“租地农场”“雇佣关系”。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A.西欧大学的兴起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西欧城市的兴起D.西欧庄园的发展
5.
中世纪晚期,西欧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积累财富驱使下,西欧各地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了垦殖运动。材料反映了垦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发展B.政府的号召
C.积累财富的驱使D.科技的发展
6.
“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农民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材料说明了西欧
A.农业的发展
B.科技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远程贸易的发展
7.
“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论述了中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  )
A.背景B.过程C.内容D.影响
8.
彼得自从经营手工工场以来,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上了丝绸衣服,房间里摆上了瓷器,每日必有一顿肉食。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发展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促进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D.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9.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西欧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材料中“□□□□”应该是
A.庄园瓦解
B.海外贸易
C.手工工场
D.垦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