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宁县城关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18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8

1.判断题(共1题)

1.
小历同学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建立了清朝。”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3题)

2.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
(2)写出这位将领的姓名,并回答他有什么主要功绩?
材料三  2017年2月27日,“延平王神驾赴台巡境”活动在位于“郑成功祖地”的福建省南安市举行,此次是大陆郑成功神驾首次到台湾巡游会香。主委郑永芳介绍说,“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是台湾民族尊崇的‘开台圣王’。”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爱国御辱、忠贞爱民、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成功精神,一直被海内外中华儿女所传承和纪念。
(3)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郑成功“驱逐荷夷”有何重大意义?
(4)清朝设置台湾府,你认为有何意义?
3.
材料论述。
中国古代汉唐宋,乃至明初,礼通中外,繁盛与世。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外交政策有关?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2)根据上图,完成下表。
机构名称
 
设立皇帝
雍正
大臣职责
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影响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文化专制带来的影响。

3.选择题(共25题)

5.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政权?
A.契丹·党项族B.藏族·回族C.蒙古族·满族D.回族·维吾尔族
6.
下列人物与关汉卿所取得成就的领域相同的人物是(   )
A.罗贯中B.苏轼C.阎立本D.汤显祖
7.
被誉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城市建筑是
A.长城B.故宫C.赵州桥D.大明宫
8.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巨鹿之战   ②雅克萨之战  ③戚家军九战九捷   ④赤壁之战  ⑤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③②C.①⑤④③②D.②①④⑤③
9.
(题文)小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实行削藩制度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设三司
10.
李小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    )
A.《史记》B.唐诗C.宋词D.四书五经
11.
(题文)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2.
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个说法的法律依据是
A.《清朝疆域图》B.中俄《尼布楚条约》C.雅克萨之战D.中俄《瑷珲条约》
13.
某历史小组选用下面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下面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
A.古代印刷业的发展B.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C.古代商业的繁荣D.古代城市的发展
14.
清政府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是在哪个皇帝的领导下?
A.皇太极B.雍正C.康熙D.道光
15.
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管理的是( )
A.台湾巡抚B.驻藏大臣C.乌里雅苏台将军D.伊犁将军
16.
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A.举荐制
B.官位沿袭制
C.八股取士
D.祖制
17.
电视剧《朱元璋》讲述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  )
A.大都B.应天府C.开封府D.长安
18.
明朝时农业发展迅速,这时从南美洲引进的农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花生   
④向日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20.
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21.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红楼梦》——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明太祖——迁都北京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
D.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23.
1624年,一群殖民者手捧白银对当地居民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后来,这群殖民者不但没有走,反而占领了这里。“这里”是指(  )
A.澳门B.尼布楚C.台湾D.雅克萨
24.
下列关于清朝疆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B.东临太平洋
C.北接西伯利亚,以黑龙江为界D.南至南海诸岛
25.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当时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26.
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27.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早迁都北京,奠定了北京发展的基础。( )
A.明太祖B.康熙帝C.明成祖D.乾隆帝
28.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
①《牡丹亭》  ②《三国演义》   ③《红楼梦》 ④《水浒传》   ⑤《西游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29.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