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郑和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郑和成功地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有哪些?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什么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设立机构的是谁?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结合材料二三,我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什么变化?“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设立机构的是谁?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结合材料二三,我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24题)
3.
如下图材料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和睦,如同一家。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 )
①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②规定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在西藏设置行省
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①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②规定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在西藏设置行省
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5.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
6.
下列关于昆曲与京剧艺术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清时期是昆曲和京剧最有影响力的时期 |
B.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
C.乾隆时期昆曲走向衰落,而后发展为京剧 |
D.道光年间形成的“皮黄戏”剧种为京剧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
7.
如下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
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9.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
B.康熙帝册封班禅 |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
11.
清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下列对于文字狱危害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造成官僚体制整体腐败 |
B.珍贵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
C.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D.导致国力虚弱,社会危机重重 |
17.
雍正八年,刑部尚书之子徐骏作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人告发,清廷即以“于诗文稿内造为讥讪悖乱之言”的罪名,照大不敬律将徐骏“斩立决”。历史上把清廷的这一做法称为( )
A.焚书坑儒 | B.独尊儒术 | C.八股取士 | D.大兴文字狱 |
18.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21.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 B.吴承恩 |
C.施耐庵 | D.曹雪芹 |
2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H7N9禽流感过程中,下列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著作是( )
A.《水经注》 | B.《马可•波罗行纪》 |
C.《本草纲目》 | D.《天工开物》 |
23.
如图为宋应星编写的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24.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25.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