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兴化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81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4/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12日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开幕。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北方。从  ①  起,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了   ②  ,南方经济就彻底超过了北方。从此中国进入政治和经济的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南方经济支持北方政治,这个格局一直都没有变,直到现在。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四  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开放浦东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所以是全国的事。”

材料五  如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已经连成一片。京津冀依然只有北京和天津比较经济发达,并没有形成那种真正的城市片区。雄安新区的成立,可以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三角区。当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全国将南北方经济更加均衡,中国延续千年的“南强北弱”“南富北穷”将在这个世纪发生重大的格局性变化。

3.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一直位于北方。从  ①  起,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了   ②  ,南方经济就彻底超过了北方。从此中国进入政治和经济的二元时代:南方发展经济,北方紧抓政治,南方经济支持北方政治,这个格局一直都没有变,直到现在。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四  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开放浦东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所以是全国的事。”

材料五  如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已经连成一片。京津冀依然只有北京和天津比较经济发达,并没有形成那种真正的城市片区。雄安新区的成立,可以形成真正的京津冀三角区。当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全国将南北方经济更加均衡,中国延续千年的“南强北弱”“南富北穷”将在这个世纪发生重大的格局性变化。

4.学习了九年级历史,九(3)班的同学对“二十世纪上半期世界的破坏与重建”这一话题很感兴趣,请你一同来参与讨论。

经济发展的内部危机与解决

材料一: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选集》,第4卷

材料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阴云逼近各国人民。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各成员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德、意、日)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5.《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2.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共10分,每空1分)
【小题1】 ,不如退而结网。
【小题2】 ,流水前波让后波。
【小题3】人生自古谁无死,   
【小题4】工欲善其事,
【小题5】 _,不废江河万古流。
【小题6】身无彩凤双飞翼,  
【小题7】《春望》一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小题8】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宋朝词人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一词,完成下列题目。(6分)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小题1】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点明季节,渲染词人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2】赏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的妙处。(3分)
【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小题1】中国人对长城有着独特的情结,我们也学过了“长城”专题。下面哪一个句子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读后所感。(2分)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写于长征途中)
②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我的中国心》)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小题2】在人类面前,万里长城已经不堪重负,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你作为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就保护长城方面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至少两点)(2分)
【小题3】活动中,班长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的话进行反驳。(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