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
(2)与图二相关的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3)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遥遥领先。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该朝代是由谁建立的?
(2)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该朝代分别设置什么机构专门对西藏和台湾进行管辖?
(3)我们生活的盘锦市所在的省,在该朝代时属于哪一行省管辖?
材料: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发生于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2)简要回答,为强化皇权,这位皇帝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此外,这位皇帝设立的特务机构叫做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带去大量中国特产?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了哪里?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2.选择题- (共34题)
A.唐朝的长安城 |
B.北宋的东京 |
C.元朝的大都 |
D.明朝的北京 |
A.建立元朝 |
B.统一蒙古 |
C.修筑长城 |
D.开发江南 |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平型关 |
B.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 |
C.东起鸭绿江边,西至雁门关 |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
A.“麻沸散”的发明 |
B.《伤寒杂病论》成书 |
C.《千金方》成书 |
D.《本草纲目》成书 |
A.《齐民要术》 | B.《本草纲目》 | C.《农政全书》 | D.《天工开物》 |
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