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15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综合题(共2题)

1.
人口迁徙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

材料二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朝廷灭亡。北方的大量汉族人口南渡,加之后来的蒙元又占据北方,对中原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加速了北方人口向南转移。

——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之南洋……明初,遣太监郑和等航海招致之,来者益众。……而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如骛,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殆不下数十万人。

——清·徐继畲

材料四 世界第三次人口大迁移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从欧洲至北美,这是和当时欧洲的人口高速增长与北美欢迎、鼓励移民流入分不开的。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的社会因素。这一时期人口的南迁对全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明初南洋人口的增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人口的移居对南洋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涉及的世界上第三次人口大迁徙与哪一次工业革命有关?请你根据材料指出,人口迁徙从欧洲至美洲的原因。
(5)综上所述,人口的迁徙与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2.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曾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2)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3)宋朝时的中国海上贸易发达与这一时期科技上哪一重大发明与应用有关?
(4)材料四中的政策是指什么?这一政策后来被哪一场战争打破?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并结合不同的对外政策带来的不同后果谈谈自己的感悟。

2.选择题(共17题)

3.
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  )
A.控制军权B.强化君权C.集中财权D.杯酒释兵权
4.
明清之际,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有
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
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
D.苏轼、柳永、李清照
5.
下列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是
A.安史之乱
B.天京事变
C.萨拉托加大捷
D.义和团运动
6.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反映的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7.
19世纪60年代,为了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清政府设置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总理衙门
8.
下列改革,就性质而言与众不同的是
A.商鞅变法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戊戌变法
9.
东东同学在学习俄国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实行义务兵役制……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B.废除农奴制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D.赫鲁晓夫改革
10.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没有改变的是
A.封建关系
B.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专制制度
11.
美国南北战争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避免了国家分裂
C.消除了种族歧视
D.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2.
在亚洲,日本是唯一在19世纪晚期实行自上而下的“西化”并且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国家。日本的“西化”始于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中日甲午战争
D.工业革命
13.
曾有历史教材对几个国家的革命、改革作出了具有诗意和隐喻的概括。以下历史事件与概括不对应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避免革命的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D.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14.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成就包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以及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描述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A.巴尔扎克
B.列夫·托尔斯泰
C.凡·高
D.贝多芬
16.
下列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B.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工厂的过渡
D.推动了亚非地区的共同发展
17.
15世纪末,最早从事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是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18.
下图是美国来克星顿广场上的一尊雕塑,一个民兵手持钢枪,警惕地望着远方,你认为这尊雕塑最可能被赋予的意义是
A.拉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B.标志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
19.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推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制定《人权宣言》
B.攻占巴士底狱
C.“雾月政变”
D.“热月政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