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14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直接影响到了政局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
西周


血缘、先代贵族、功臣
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中央节制地方
分封制
A:
B:
 
(1)请按表中示例,填写A、B两处地方管理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这一制度使地方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的表现。
材料 本宪法既未授予联邦,又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不能征收进出口税,无权设立军队,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及妨碍执行联邦法律。……加入联邦的各州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

——摘录于弗格森和麦克·亨利《美国政体》

(2)依据材料概括联邦政府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州政治平等权在国会代表分配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指出联邦制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材料二  30年来,“八二宪法”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宪法治理形成了社会基本共识,为凝聚民心、维护公民自由与社会共同体价值奠定了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韩大元:《“八二宪法”的光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评论的是哪一部法律?指出该法律的主要原则并简述其颁布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列举该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3.
独立自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外交政策和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苏联因南斯拉夫坚持独立自主和以不同于苏联的方式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的立场,将其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并号召南斯拉夫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
——摘自王勇《苏南关系的演变及其意义》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宣言》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它们的手里。和平、中立与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材料三: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显示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所面临的共同处境。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反对美、苏霸权主义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综上所述,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结合所学,写出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正式观察员国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名称。

2.单选题(共25题)

4.
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5.
一位罗马元老在元老院中演讲时的情景,假设它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判断一下,他当时最有可能说话是下列的那句话:
A.“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全与强大,我们再也不能漠视平民的态度与要求了,因此,法律必须被公布。”
B.“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能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的保护之外。”
C.“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D.“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的,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被尊重。”
6.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见证了英国13位首相的更迭,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A.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
B.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7.
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
A.成立兴中会
B.筹建同盟会
C.策划武昌起义
D.组建临时政府
8.
***曾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下列相关抗战史实,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②蔡廷锴、蒋光鼐率国民党军奋起抵抗
③国共两党揭开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④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 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
10.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
A.百日维新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
下列关于下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战使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B.海战发生于黄海
C.致远舰的管带是民族英雄邓世昌
D.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
12.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图中排列正确的是
A.①会宁②吴起镇③汉口④瑞金
B.①吴起镇②会宁③遵义④瑞金
C.①吴起镇②会宁③遵义④南昌
D.①会宁②吴起镇③九江④南昌
14.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国共合作
B.秋收起义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6.
某学者评价某次会战认为“为全国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军在战役战斗上协同抗击日军最好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指的是
A.百团大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7.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18.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19.
有学者认为在历史上汉族通过吸收妨碍他们的‘夷狄’扩大了控制范围,怎么对付这些‘夷狄’成了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
A.一国两制的政策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的方法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全日制学校,除暑假、寒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挂国旗。”首先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1.
它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开展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和相互裁军谈判的某一机制,……它选择的发展道路与合作路径体现并保障了全体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顺应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主流。它的诞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其“突出”含义的是
A.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B.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C.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关系
D.经济政治逐渐一体化关系
22.
某公告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打开了中美两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建交促进中日建交
23.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的照片。他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政策
24.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C.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25.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关于唐代“草市”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B.它有“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C.它后来演进为地方性商业中心
D.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26.
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是《国家宝藏》节目近期展出的一件唐朝珍品,因其开创了陶瓷业的新技艺而书写出海上丝路的一段传奇。它出产于唐代某著名官窑,该官窑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7.
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以下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的有
①耧车
②大镰
③曲辕犁
④水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国王行政权丧失
B.英国进入法制社会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3.选择题(共4题)

29.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有误的是(  )

30.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31.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2.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