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世纪是人类经历的最糟糕的世纪,包含了两次世界大战,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们发现,“世界和平”仍然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愿望。和平的一小步,总是那样来之不易。请阅读材料,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下图)反映了哪场战争前欧洲的对抗形势?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该战争的转折点是哪一战役?
材料一

材料二: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材料三:“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波兰人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失去了关于真相、关于二战源头的真实记忆,波兰、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将不会安宁。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那些拥有了权力或者将会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
(1)材料一(下图)反映了哪场战争前欧洲的对抗形势?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该战争的转折点是哪一战役?
材料一

材料二: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2)材料二中的“长达6年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其转折点是哪一战役?请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是指哪两个大国?材料三:“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波兰人知道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失去了关于真相、关于二战源头的真实记忆,波兰、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将不会安宁。我们之所以要记住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那些拥有了权力或者将会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忘记了历史或者篡改了历史,就会再次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70年前那样。”
——2009年9月1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在二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3)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全世界的安宁,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
2.
世界大战会导致国家力量的消长,战后国际格局的调整往往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会议决定。请阅读材料,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的和平会议,实标上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战胜国经过五个多月的反复谈判,于1919年6月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和约首先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加以瓜分;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区域德国不得设防;还规定,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潜艇等。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材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4)材料一、二中的国际会议决定了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材料三的国际会议决定了二战后形成怎样的国际格局?
材料一: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的和平会议,实标上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战胜国经过五个多月的反复谈判,于1919年6月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和约首先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加以瓜分;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区域德国不得设防;还规定,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潜艇等。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其分赃性质的条款,因为山东问题有损中国利益,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的发生?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
(2)材料二说明了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材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3)根据材料三雅尔塔协定的内容,你有何感想?这次会议决定建立哪一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4)材料一、二中的国际会议决定了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材料三的国际会议决定了二战后形成怎样的国际格局?
3.
每个大国崛起的道路都不一样的.与该国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息息相关,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都与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分不开,这些国家在探索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苏联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农民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大人、小孩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烂树皮和沼泽植物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由于重工业发展优先,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滞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三十年代政治大清洗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这些问题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材料三: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指出: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之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亡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5)上述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1)材料一中提到的的“途径、方法”是指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请问该政策的创新之处是什么?材料二:“苏联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农民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大人、小孩都得了浮肿病,逮着什么吃什么,像动物尸体、烂树皮和沼泽植物的根等人不该吃的东西,他们都拿来吃。由于重工业发展优先,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滞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三十年代政治大清洗造成大量冤假错案,这些问题阻碍了苏联的发展,为社会主义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训
——北师大版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是什么?这种模式有什么特点?材料三: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指出: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之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亡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
(3)根据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是在谁的领导下缔造了一个新国家?林肯是通过哪一文件让美国获得“自由的新生”的?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4)为了挽救危机,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5)上述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7题)
5.
汽车的发明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扬州仪征市在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汽车城。世界现代汽车工业起步于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
8.
一方面,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国家很多的人对拿破仑表示憎恶。分析后者憎恶拿破仑的原因,正确的是。
A.拿破仑加冕称帝,窃取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 |
B.《拿破仑法典》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让大家失望 |
D.发动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
9.
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当时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0.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张强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 1861 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D.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
12.
依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历史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近3000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D.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
13.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论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在经济上成功,不如说是在政治上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主要作用是(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5.
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诺曼底登陆 |
C.意大利投降 |
D.攻克柏林 |
17.
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 B.委任统治政策 | C.绥靖政策 | D.“冷战”政策 |
18.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够建立的关键是()
A.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
B.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
D.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19.
19世纪末,日本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洋各文明各国”学习的内容是
①天皇制度
②科技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①天皇制度
②科技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