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长岭中学2019届上学期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13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十四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材料三: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关于南京大屠杀这样写道:“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 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也就是说,本新版历史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1)材料一中所述"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这个“东方小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材料二中的哪一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日军在湖南境内犯下的暴行有哪些?(举一例即可)

(3)“十四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如何才能使中日关系友好、正常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2.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

——《汉书》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蒙、满、回、藏等五十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湖南境内哪一考古发现对研究此政权的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为加强管辖而设置的机构(两例)。

(4)材料四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

3.

   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杜鲁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盖其全球扩张。其中有两句话是要害所在: 一是,“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二是,“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答两点)

(2)材料二所述"岛国"在7世纪中期,"仿效"中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对当时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所说的“外来压力”主要来自哪一个国家?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世界上各大国的崛起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答两点)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名称是什么?

(2)二战期间,为打败图二势力,中、美等 26国通过签署什么文件实现了联合

(3)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

(4)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答两点)

2.选择题(共16题)

5.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论语》B.《史记》C.《后汉书》D.《资治通鉴》
6.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观点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八股取士D.闭关锁国
8.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9.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遵义会议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0.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
C.外国资本主义干扰破坏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11.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
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2.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3.
下列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①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
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A.邓稼先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钱学森
16.
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
A.《山乡巨变》B.《边城》
C.《家》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
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他可以查阅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伊索寓言》D.《天方夜谭》
18.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战后社会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实行幕府统治
19.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20.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错误的是(    )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