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
C.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
D.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
两棵树
墨村
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结伴到山里去,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一试!瘦子说,那就弄吧。
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他们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
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
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卷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地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
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
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车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要出大价钱买胖子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
⑨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嚷嚷着要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的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他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⑩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不知道您老舍不舍得忍痛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
⑪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您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
⑫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
⑬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
⑭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塞。
⑮胖子愕然。
⑯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blank#}1{#/blank#}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2.字词书写- (共1题)
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开出并dì 之花。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在这里你可以倾 听科学家shǐ 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wèi 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 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
3.句子默写- (共1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 ____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4) ,我言秋日胜春朝。
(5)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是: , 。
(6) 体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 ”。(《论语》)
(7) 《<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4.诗歌鉴赏- (共1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题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题2】“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小题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对比阅读- (共1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1)目似瞑 (2)将舐其喉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小题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 D.而顷刻两毙 |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小题1】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那个居民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不超过50个字)
【小题2】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以“袁隆平的梦”为主题的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会前,同学们搜集了两则材料,请阅读后答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专家组在湖南省隆回县验收超级稻大面积亩产的初步结果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创造了杂交稻世界新纪录。
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是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已在2000年实现;第二期亩产800公斤,于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目前,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攻关的900公斤是第三期目标。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18块试验田(共107.9亩)试种,百亩试验田收割验收结果表明,亩产达到926.6公斤。
袁隆平并不满足于此,他为自己提出了第四期超级稻计划:到2020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000公斤。“1000公斤是奋斗目标,从理论上讲超级稻的产量远不止于此。”
材料二: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人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了袁隆平。76岁的袁隆平坚持实地研究已有50年。2007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以“袁隆平:谁将养活中国”为题,对他进行了专访。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做事先做人是我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我很喜欢。”“我的乐趣在事业上面。”“坐奔驰车,坐宝马车,耀武扬威,有什么意思呢?”
①阅读材料一,请你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这则科技新闻。
②结合两则材料,请你围绕“袁隆平的成功给大家的启示”,为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