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观音片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10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 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表中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

(2)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请写出纸币的名字,出现的时间、地点。

(4)纸币出现的原因什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人类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5)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史实?以这些史实为例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意义。

3.

    政治局面与统治者的认识和治国措施息息相关。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指出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材料二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北宋蔡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治国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11题)

4.
宋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5.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了一首诗《退将诗》,其中有这样句:“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这说明宋代(  )
A.崇尚武力B.重文轻武C.经济繁荣D.战争频繁
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描写的是
A.西周分封制B.三国鼎立局面C.南宋偏安政权D.满族入主中原
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 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9.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
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10.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用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分化事权
B.撤销所有权力
C.实行三年一换
D.设通判分其权力
11.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B.外戚夺取政权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D.大将发动兵变
12.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主要是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
B.五代的频繁更替
C.唐末农民起义
D.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
13.
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14.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一幅是( )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