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 南 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表中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表现有哪些?
(2)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请写出纸币的名字,出现的时间、地点。
(4)纸币出现的原因什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人类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5)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史实?以这些史实为例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意义。
政治局面与统治者的认识和治国措施息息相关。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指出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材料二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北宋蔡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治国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选择题- (共11题)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A.北宋与西夏 | B.北宋与辽 | C.南宋与辽 | D.南宋与金 |
A.派文臣做知州 | B.各州设通判 | C.设立转运使 | D.设立布政使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