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望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
下列是一组有关建筑的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如图),目前遗迹尚存的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场砖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物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理。
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利听到演员的表演。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劇津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明清故宮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呈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中国该度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如图),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已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内容。
材料四 下图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効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正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宫员进行弹劾,并予黑免。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自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下列是一组有关建筑的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如图),目前遗迹尚存的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场砖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物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理。
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利听到演员的表演。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劇津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明清故宮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呈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中国该度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如图),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已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内容。
材料四 下图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効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正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宫员进行弹劾,并予黑免。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自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2.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认识?
材料一
战争名称 | 时间 | 发动国家 | 签订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1840一1842年 | 英国 | 《南京条约》 | ①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一1895年 | 日本 | 《马关条约》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一1901年 | 德国等8国 | 《辛丑条约》 | ② |
材料二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4)谈谈你对“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认识?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不懈地追求民主法治建设,努力拓展外交空间,积极融入世界。阅读材料:
材料一“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自2008年2月7日《新德意志报》
材料二某法律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方面做了怎样的创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材料一“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自2008年2月7日《新德意志报》
材料二某法律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方面做了怎样的创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
“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4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15和图16标志着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4说明美、英、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图15和图16标志着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5题)
5.
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 |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
D.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
7.
《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追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A.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 |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
8.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设立“制钱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行了大量的不同规格的货币。在发行的货币中(如图),所用文字涉及到“國”字的,均以“囯”代替(以“王”取代“或”)。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定都之初,洪秀全十分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 |
C.掌握金融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农民政权 |
D.利用发行天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沉重打击清政府 |
9.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
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
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
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
10.
“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 |
B.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 |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
11.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
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
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
D.存有“右”倾机会主义 |
12.
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A.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
B.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
C.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
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13.
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C.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 |
D.由政治革命转向经济建设 |
14.
某课外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最佳的研究主题



圣西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攻占冬宫




圣西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攻占冬宫
A.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
B.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 |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
15.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
B.新时期法制彻底完善 |
C.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
D.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 |
16.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7.
201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习萧会”表明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如何“对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已经是两岸无法回避,必须慎重解决,但是应积极面对的课题。“习萧会”信息与下图信息一致的是


A.两岸应结束敌对和敌视,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 |
B.经济合作渐行渐远,武装斗争是最后的手段 |
C.两岸都意识到既要发展经济合作,又要做好斗争准备 |
D.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流,中共承诺对台放弃使用武力 |
18.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和平共处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19.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中国已成超级大国 |
B.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D.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