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五:“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材料六:“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此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中少数民族政权AB的名称和建立者。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盟约?此盟约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5)材料五的作者是谁?他抗击B政权取到什么大捷?后来南宋与B政权和议,将哪里作为分界线?
(6)从材料六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上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
(4)歌词中的“旗帜”主要指的是什么?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最能充分体现“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6)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历程,你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对战胜国来说,和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达成一定的妥协。但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列强之间矛盾重重,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和约是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签订的。对德国来说,它是个人口众多、经济潜力巨大的国家,和约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摆脱和约所强加的束缚,潜伏着挑起战争的危险。
——《美国通史》
材料二 1945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的不和而走上分裂……
——《全球通史》
材料三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二战后,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冷战结束后,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罗斯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凡尔赛和约》“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2)材料二中“共同的敌人”指的是谁?结合所学,指出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在战后成立哪一国际组织?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指出第二次和第三次权力转变的特点。
2.选择题- (共19题)
A.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
B.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
C.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D.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七大 |
C.西安谈判 |
D.重庆谈判 |
A.和平解放北平 |
B.开国大典 |
C.欢送志愿军入朝作战 |
D.土地改革 |
A.农村改革推行 |
B.改革开放 |
C.经济特区的设立 |
D.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
A.雅典。《十二铜表法》 |
B.雅典。《查士丁尼法典》 |
C.斯巴达。《十二铜表法》 |
D.斯巴达。《查士丁尼法典》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年宪法 |
A.哥伦布和麦哲伦 |
B.卢梭和伏尔泰 |
C.牛顿和爱因斯坦 |
D.马克思和恩格斯 |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B.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
C.铁路修建技术的突破 | D.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

A.不结盟运动 | B.世界性金融机构发展 |
C.经济全球化 | D.亚洲走向联合 |
A.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B.走上了法西斯专制独裁道路 |
C.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 D.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