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三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两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概述中国近代列强入侵致使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1)历史学习要注意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史实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甲中为英国每年专利数变化,其重要原因?在此时生产变革中发挥动力机的机器是?根据乙图,说出英国崛起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评判的能力。
丙:兹依照本法…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
丁: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体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2)说出这里丙的核心内容。丁中新中国成立梦想变为现实,与中国哪一正确革命道路有关?后又通过哪一文件“提高了农民地位”。1978年中国农村再次变革的措施,两段史料,甲更具有权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戊: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3)概括材料戊的主要观点,说出西欧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4)上述特性给我们学习史实,提供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成了美洲领土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观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得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百亿美元雇倜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
——《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四 新书简介:《大国的崩清: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1美]沙希利浦洛基……该书抗战的是关于冷战结束的传大国的崩溃统观念……全书着眼于事件的四个政治中心人物来讲述苏联最后5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些人的行为决定了他们国家人民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了全世界的命运……对对苏联的解体和世界格局具有最大的影响力:…每未最后一位是戈尔巴夫,他失去了一切:声誉、权力和国家,身为领导人,他带领自己的国家脱离了极权主义,打开国门,引入民主程序,倡导经济改革,为家园和周遭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2017年5月新浪读书
(1)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时段促使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苏联的崛起得益于怎样的发展模式?
(3)根据材料三,反映出罗斯福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有何开创性?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概括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5)美苏两国的兴衰史给你怎样的启发?
材料一: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1)材料一中图1、2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简要评价这一体系。
(2)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一组织与之对抗并标志两极格局局面形成?
(4)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2.选择题- (共17题)

A.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
B.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
C.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
D.是当时市场上唯一流通的货币 |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析点 |
①由国民党将领发动
②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兵变
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
B.中国出现最早的近代企业 |
C.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
A.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
C.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 |
D.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
年份 工业指标 | 1770年 | 1800年 | 1861年 |
英国的煤产量 | 600万吨 | 1200万吨 | 5700万吨 |
英国的铁产量 | 5万吨 | 13万吨 | 380万吨 |
A.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B.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
C.将印度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 D.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
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C.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
D.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
A.![]() | B.![]() |
C.![]() | D.![]() |
A.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
C.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 D.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