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如下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済己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増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1)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材料一所示是唐朝时出现的两种新农具,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所指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纸币出现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完成于什么时候?
材料一:见如下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済己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増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1)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材料一所示是唐朝时出现的两种新农具,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所指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纸币出现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完成于什么时候?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盟约?
(4)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唐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契丹统领是谁?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盟约?
(4)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唐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契丹统领是谁?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2.选择题- (共16题)
3.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
C.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
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
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并立中碰撞,在碰撞中交融,鲜卑族、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建立自己的政权,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党项族-耶律阿保机-契丹 |
B.鲜卑族-元昊-西夏 |
C.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金 |
D.匈奴族-忽必烈-元朝 |
5.
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政府职务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全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段文字描述宋朝的特点是
A.经济重心南移 |
B.科学技术发达 |
C.海外贸易繁盛 |
D.政治重文轻武 |
11.
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
B.它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
C.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
D.缩小了北宋的统治区域,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
12.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 元昊 B. 完颜阿骨打 C. 耶律阿保机 D. 赵匡胤
A. 元昊 B. 完颜阿骨打 C. 耶律阿保机 D. 赵匡胤
16.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朝代 地区 | 西汉(2年) | 西晋(280年) | 唐代(742年) | 宋代(1080年) |
北 方 | 965 | 149 | 493 | 459 |
南 方 | 111 | 65 | 257 | 830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