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材料一

(1)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三个重要的人物,请你写出这三个人的名字并写出他们对民主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二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以上条文选自《十二铜表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局限性。有人据此分析《十二铜表法》没有太多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材料一

(1)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三个重要的人物,请你写出这三个人的名字并写出他们对民主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二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以上条文选自《十二铜表法》。
(2)依据材料二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局限性。有人据此分析《十二铜表法》没有太多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看法。
2.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代议制形式?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的不同。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代议制形式?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两国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的不同。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2题)
3.
“投票者在陶片上写上他所希望放逐的公民的名字,然后将写好的选票正面朝下,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材料反映的事件最早出现在
A.梭伦改革时期 |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
D.马其顿王国统治时期 |
7.
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
C.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
D.包含自然法原理,凸显人文精神 |
8.
“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对这次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 |
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 |
C.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开辟道路 |
D.人民群众中多数人仍然没有选举权 |
9.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
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 |
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
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
10.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该条款出自
A.美国1787年宪 |
B.德意志1871年宪法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权力,兼顾了地方分权 |
B.类似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 |
C.强化了总统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
D.其本质是“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
1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两者都
A.体现了民主原则 |
B.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顺应了共和潮流 |
13.
“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形成以责任内阁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首相成为政府首脑。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 |
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 |
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 |
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
15.
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
16.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陈旭麓所指的“这场战争”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 |
C.引发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7.
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针对货物进出口税率,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这些条款规定表明
A.适应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
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宣告破产 |
C.列强获得与中国同等的关税制定权 |
D.中国由此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
18.
下表反映了近代西方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年 |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0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年 | 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为商阜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年 |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
22.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义和团运动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3.
《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原因是:
A.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
B.它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大举向我国东北扩张经济势力 |
C.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割离几十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D.它迫使清政府大量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 |
24.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