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选样,他们使产生了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肯定西方古代的民主、法制和历史的认识倾向,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致使学生这样的认知冲突得以持续、强化,直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材料 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选样,他们使产生了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肯定西方古代的民主、法制和历史的认识倾向,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致使学生这样的认知冲突得以持续、强化,直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摘编自王生《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看法,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政府道德法》 | 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
《文官制度改革法》 | 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 |
《监察长法》 | 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
《阳光下的政府法》 |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3.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的重要环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科举彻底打破了六朝以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完全用考试的方法取代过去察举推荐的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渠道。……为了給应试者提供学习的条件,京师建立了在国子监指导下的学校系统。几千名学者和学生从各道进入长安,京师到处举办经史的讲习。教育领域的这种活跃气氛必然导致经学解释上的各种矛盾,结果,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编撰正统的经籍注疏,为唐代的儒家经典教育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是如何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并分析上述举动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隋唐科举彻底打破了六朝以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完全用考试的方法取代过去察举推荐的科举制度,成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渠道。……为了給应试者提供学习的条件,京师建立了在国子监指导下的学校系统。几千名学者和学生从各道进入长安,京师到处举办经史的讲习。教育领域的这种活跃气氛必然导致经学解释上的各种矛盾,结果,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编撰正统的经籍注疏,为唐代的儒家经典教育奠定了基础。
——据《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康熙皇帝,在清代诸帝中,是一个最喜欢研究学问的人。他非常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凡儒家经典,程、朱著作,乃至历代史书,无不研习。……一心想以古先圣贤及其学术来作厚风俗、正人心的工具。所用大臣多理学家,且都有卓特之行,扬名于一时。——周谷城《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体现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分析其“不合理”之处。概括科举制对当时文化教育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是如何尊重汉族文化传统的,并分析上述举动起了什么作用。
2.单选题- (共11题)
4.
公元前546—公元前527年,庇西特拉图统治雅典期间,主持兴建了一大批新的建筑和公共工程,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主宰了主要的议事会。在他死后不久,新的改革家克利斯提尼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
B.削弱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
C.扩大公民大会职权 |
D.鼓励公民观看戏剧表演 |
5.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这表明古希腊
A.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 |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
C.雅典公民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 |
D.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
6.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
B.保障公民平等 |
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
D.维护贵族政治 |
7.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立法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反映了罗马法
A.适应了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 |
B.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 |
C.内容能适应后来社会的需求 |
D.保护私有制值得借鉴 |
8.
古罗马法律规定公民对官员的惩罚决定拥有上诉权。公元前509年《瓦勒里法》规定“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罗马
A.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 |
B.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 |
C.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 |
D.行政实践中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A.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 B.保证国会的绝对立法权 |
C.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 D.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
10.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由此可知,英国内阁制度
A.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
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
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
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
11.
约在13世纪,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发展 |
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
C.反映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
D.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
12.
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
D. 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
A. 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
D. 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
13.
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这一变化
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 |
B.利于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
C.促进了地方权力的加强 |
D.推动了美国法制的建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