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届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039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综合题(共3题)

1.
两宋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下列相关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1)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北宋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这个政策对宋朝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使北宋初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而坏处则是令北宋在军事上接遭挫败,连同南宋共三百多年,整个宋朝的历史重心,都是战事的挫败和退却。
(2)北宋与南宋“战事的挫败和退却”的结果如何?
材料三 观察下列一组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图片:

(3)观察图1中宋代“妇女庖鱼图”,请你说一说从中可以提炼出宋代有关衣食方面的哪些历史信息?
(4)图2、图3和图4均出自《清明上河图》,该图真实地反映了宋代的民居和交通状况,请你总结宋代农村和城市居民的住房特点。并从这两幅图中,找一找宋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
(5)图5是宋代《说书图》,此场景可能出现在宋代城市的哪个场所?此场所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场所?
(6)观察这五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万千气象社会风貌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观察下列三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1)上述三幅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形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2)小明是山东济南人,当时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各属于哪个政权管辖?在图3中,他的家乡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理?
(3)简要指出宋元时期我国政权局势从图1转变为图3的经过。
(4)比较三幅地图,指出其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材料二: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 材料一签订时宋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签订时西夏国主是谁?
(3) 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结合材料四,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三次和议的?

2.选择题(共18题)

4.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兵变
B.五代的频繁更替
C.唐未农民起义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5.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  ②战乱阻塞了陆上丝绸之路  ③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  ④造船航海技术有较大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C.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7.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中的主角是(  )
A.石守信B.赵匡胤C.赵构D.阿骨打
8.
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吐蕃     B. 辽 C. 西夏 D. 金
9.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10.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宋辽议和B.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D.经济重心的南移
11.
“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蕃坊B.市舶司C.蕃市D.知府衙门
12.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过什么节日的场景(  )
A.中秋节B.春节C.重阳节D.端午节
14.
关于“瓦肆“(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
15.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16.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17.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18.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9.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文化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20.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B.隋朝C.清朝D.元朝
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向游牧民族交纳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