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就更不是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作为。
A.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深沉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 |
B.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遏制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
C.这首诗歌节奏平板、韵律苍白,几乎没有修辞,读起来味同嚼蜡。 |
D.诚然,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是可耻的,但是,对自己的历史与祖先妄自菲薄,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标、检测手段、检测地点之类的技术层面下功夫。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
B.经考古专家长期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誉为“第二河姆渡”的杭州余姚田螺山遗址 考古获得一系列成果。 |
C.记者在龙井茶产地采访发现,如今的手工炒茶都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从而避免了茶叶的质量不受破坏。 |
D.我们要让空气质量检测的数据好看,关键还要在污染控制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检测指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4小题)(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2)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观刈麦》) (5)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2)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观刈麦》) (5)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如何降盐不降味
①据统计,中国人每天吃下的盐平均多达10克。要降到普通人低于6克、高血压或者临界高血人群低于4克的“科学推荐量”,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淡得吃不下”。如何在不降低咸味的前提下“降盐”,就成了现代食品领域的一大挑战。
②低钠盐是很容易想到的一种思路:用不含钠的“咸味物质”来代替盐。根本上说,咸味是钠离子产生的。在元素周期表中跟钠同一“族”的其他金属,因为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也都有一定的咸味,个头越小,咸味越强。比钠更小的锂或许比钠还“咸”,但它的毒性使得它失去了替代盐的资格。此外与钠最接近的就是钾了。虽然它的咸味不如钠,但对于一般健康人来说,多摄入一些钾无害甚至有益,它也就被广泛用于“低钠盐”中。
③不过高浓度的钾会产生苦味,这使得氯化钾的使用受到限制。苦味是一种很复杂的味道。如果能用其他物质来掩盖它,那么就可以用更多的钾来代替钠了。有一个公司开发了一个配方,用酵母提取物等其他调味物质来掩盖钾的苦味,可以把氯化钾的用量增加到接近50%。
④低钠盐的问题在于:肾脏、心脏有障碍的人和糖尿病人,钾的代谢可能存在问题,所以过多的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群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使用。
⑤那么,有没有更“纯粹”的增加咸度方法呢?实际上,在前面所说的那种加酵母提取物的低钠盐里,就用到了“增味效应”。取代了一半的氯化钠之后,按理说咸度会下降,但在其他成分的“增味”作用下,整体的咸味跟普通盐一样。例如味精就是一种增味剂。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也含有钠,所以许多人认为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实际上恰恰相反,味精可以使相同浓度的钠尝起来更咸。要实现相同的“咸度”,可以单独使用盐,也可以用少一些的盐加一些味精。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 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⑥另外,在一般的食物中,盐都已经解离成了离子,也就没有区别。不过对于直接食用的固体调料粉,比如中国传统的椒盐粉,或者爆米花、薯片或者饼干等零食上的调料,盐颗粒在舌头上溶解的速度就会影响到咸味的强度。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从而大大增加了盐的溶解性能。根据他们的测试,用这些“纳米盐”来实现相同的咸度,盐的用量能够减少25%到50%。
⑦从根本上说,“降盐”最直接的途径是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思路,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低盐饮食。而这些“降盐不降味”的途径,则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健康和美味的冲突。
【小题1】“降盐不降味”主要有哪些途径?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4分)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2)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
【小题3】 根据③④段文字,简要写出低钠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4分)
【小题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⑤段举了味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在平时食用时需谨慎。
(2)第⑦段中将“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比作是“温水煮青蛙”,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了人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体现更明显。
①据统计,中国人每天吃下的盐平均多达10克。要降到普通人低于6克、高血压或者临界高血人群低于4克的“科学推荐量”,许多人可能会觉得“淡得吃不下”。如何在不降低咸味的前提下“降盐”,就成了现代食品领域的一大挑战。
②低钠盐是很容易想到的一种思路:用不含钠的“咸味物质”来代替盐。根本上说,咸味是钠离子产生的。在元素周期表中跟钠同一“族”的其他金属,因为原子结构上的相似性,也都有一定的咸味,个头越小,咸味越强。比钠更小的锂或许比钠还“咸”,但它的毒性使得它失去了替代盐的资格。此外与钠最接近的就是钾了。虽然它的咸味不如钠,但对于一般健康人来说,多摄入一些钾无害甚至有益,它也就被广泛用于“低钠盐”中。
③不过高浓度的钾会产生苦味,这使得氯化钾的使用受到限制。苦味是一种很复杂的味道。如果能用其他物质来掩盖它,那么就可以用更多的钾来代替钠了。有一个公司开发了一个配方,用酵母提取物等其他调味物质来掩盖钾的苦味,可以把氯化钾的用量增加到接近50%。
④低钠盐的问题在于:肾脏、心脏有障碍的人和糖尿病人,钾的代谢可能存在问题,所以过多的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群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使用。
⑤那么,有没有更“纯粹”的增加咸度方法呢?实际上,在前面所说的那种加酵母提取物的低钠盐里,就用到了“增味效应”。取代了一半的氯化钠之后,按理说咸度会下降,但在其他成分的“增味”作用下,整体的咸味跟普通盐一样。例如味精就是一种增味剂。味精的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也含有钠,所以许多人认为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实际上恰恰相反,味精可以使相同浓度的钠尝起来更咸。要实现相同的“咸度”,可以单独使用盐,也可以用少一些的盐加一些味精。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 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⑥另外,在一般的食物中,盐都已经解离成了离子,也就没有区别。不过对于直接食用的固体调料粉,比如中国传统的椒盐粉,或者爆米花、薯片或者饼干等零食上的调料,盐颗粒在舌头上溶解的速度就会影响到咸味的强度。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从而大大增加了盐的溶解性能。根据他们的测试,用这些“纳米盐”来实现相同的咸度,盐的用量能够减少25%到50%。
⑦从根本上说,“降盐”最直接的途径是逐渐适应清淡的口味。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思路,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低盐饮食。而这些“降盐不降味”的途径,则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健康和美味的冲突。
【小题1】“降盐不降味”主要有哪些途径?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4分)
【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在后一种情况下,味精中的钠加上盐中的钠,还是要比单纯用盐时的钠要少。
(2)因此有一个公司对普通盐进行加工,把盐的颗粒减小到了纳米尺度。
【小题3】 根据③④段文字,简要写出低钠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4分)
【小题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⑤段举了味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量,在平时食用时需谨慎。
(2)第⑦段中将“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比作是“温水煮青蛙”,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了人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体现更明显。
4.语言表达- (共1题)
5.
语言应用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从1995年起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设立目的是鼓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调查显示,去年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6.7%,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4.77本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上年增长0.38本。这反映了今天大家越来越注重阅读对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
(1)这段文字在用词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2)请根据示例表达你对设立“世界读书日”这一举措的看法。要求:句式整齐,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示例: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敏悟;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从1995年起每年的4月23日被正式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设立目的是鼓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调查显示,去年我国18岁以上的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6.7%,较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4.77本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上年增长0.38本。这反映了今天大家越来越注重阅读对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
(1)这段文字在用词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2)请根据示例表达你对设立“世界读书日”这一举措的看法。要求:句式整齐,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示例: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敏悟;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