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张掖临泽县二中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01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5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南宋时我国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也就是从哪里转移到哪里)
(2)实现这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什么?
(4)北宋末年淮河以北被谁占领?

2.选择题(共12题)

2.
宋与辽、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B.
C.D.
3.
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
A.王彦B.韩世忠C.岳飞D.李纲
4.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回纥族
5.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
A.会子B.关子
C.交子D.人民币
6.
宋朝的农民包括

古代农民劳作图
①手工业者
②自耕农
③半自耕农
④工商业者
⑤佃农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唐朝B.隋朝C.北宋D.南宋[来
8.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是指经济重心( )
A.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B.从黑龙江流域移到黄河流域
C.从黄河流域移到珠江流域
D.从秦岭--淮河以北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9.
关于宋朝乡村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受地主剥削,在法律上没有平等权
B.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丰富、改善
C.大多数农民处于饥饿状态
D.节日里,农民常搞一些娱乐活动表示庆祝
10.
“瓦舍”、“勾栏”是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城市的固定娱乐场所,这个朝代是(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11.
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
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瓦子”D.火器(火箭)
12.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
A.泸定桥B.玉带桥C.宝带桥D.赵州桥
13.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想了解唐代时印度的历史,下列最值得查阅的是( )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D.《史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