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中学2018-2019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历史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01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综合题(共2题)

1.
关注一个时代的历史,不仅要关注人物,也要关注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创造。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江南为之盛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某个朝代纸币铜版拓片(如下图)

材料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该现象在哪个朝代最后完成?宋朝什么粮食作物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材料二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请填出:它的名称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其历史地位如何?
(3)“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该发明是在何时?
2.
古人治史,常是“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也要结合地图,以便形成立体的、整体的空间观念。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的政权B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哪个政权灭了这个少数民族政权?
(2)根据图二,你认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边境的管辖,元朝设置了哪些机构?
(3)图三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并给剩下的三幅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2.选择题(共18题)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写的是宋代那个节日的欢乐气氛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4.
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5.
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李清照
B.王昭君
C.武则天
D.曹雪芹
6.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而今重文轻武,老伯是按院题的,若武职官出名自辩,他们不容起来,反致激怒弄坏了事。”材料涉及的重视文职官员而轻视武职官员是
A.宋朝建立后的国策
B.明朝强化皇权政策
C.清强化君主专制政策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7.
元朝的建立者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成吉思汗
D.文天祥
8.
宋朝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也使得城市生活十分丰富多彩。城市中有固定的娱乐场所
A.茶馆
B.戏院
C.瓦舍
D.乐园
9.
2015年11月21日,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朝军赴武冈市武穆宫祭祖,就迎岳飞铜像落座武穆宫等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岳飞是著名的
A.抗金名将
B.抗辽名将
C.抗元名将
D.抗宋名将
10.
有学者认为: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一座顶峰”。下列史实是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
A.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买卖昼夜不绝
B.文人地位较高,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C.国家统一稳定,各民族间和谐相处
D.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丝路远至非洲
11.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12.
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13.
11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日益繁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如是你是当时北宋商人,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用交子支付货款
B.在瓦子中听到唱曲《窦娥冤》
C.在夜市中品尝各种小吃
D.江南地区可以吃上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14.
下列农作物,不是明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
A.玉米
B.向日葵
C.甘薯
D.占城稻
15.
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撅,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A.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皇帝爱惜自己的臣子
C.明朝叛乱较多
D.皇帝小心眼,臣民不规矩
1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7.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 秦朝和唐朝
B. 西汉和唐朝
C. 秦朝和明朝
D. 西汉和明朝
18.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和武举D.设置明经科
19.
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0.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葡人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 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 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亚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