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01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7

1.综合题(共2题)

1.
   寻找史实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
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课本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何时?
(3)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②宋代手工业兴盛: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③宋代的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④南宋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写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4)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选择题(共10题)

3.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C.强化宰相的权力
D.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
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而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这个新民族是
A.回族
B.朝鲜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5.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D.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6.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文武并重B.重文轻武C.尚武轻文D.守内虚外
7.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
A.后梁B.后唐C.后周D.后蜀
8.
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 绍兴和议 B. 澶渊之盟 C. 宋辽协议 D. 雁门关协议
9.
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的建立者是 (   )
A. 完颜阿骨打    B. 耶律阿保机    C. 元昊 D. 成吉思汗
10.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11.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灭亡西夏 B. 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 D. 定都大都
12.
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施行哪一方略
A.“重农抑商”B.“军政合一”
C.“治国安民”D.“统一全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