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和平街一中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4

1.选择题(共5题)

1.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书写大气     
北京城是大气的。从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到形式独特的四合院,从肃穆庄严的皇家庙坛到极具现代感的奥运场馆,每一处景观无不流淌着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深厚的底蕴,书写着大气的特质。北京城更是包容的。她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境界彰显了北京大气包容的都市风范。
A.文化彰显包容B.都市显示底蕴C.文化万象共生D.都市汇聚人气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讲究笔画笔顺,如“革”字头“廿”正确的笔顺是横、竖、竖、横,“年”的正确笔顺是撇、横、横、竖、横、竖。
B.“恪尽职守,咬文嚼字,从蹈复辙,面面相觑”四个短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C.如果把“绿树成阴,微风轻抚,彩蝶曼舞,百草丰茂,薄雾浓云、猛浪若奔”六个词语按结分类,“薄雾浓云”应当单独归为一类。
D.如果按部首查字法,“凹”“凸”两字均查竖部,4画;“齿”应查“齿”部,0画。
3.
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A.沙场点兵——辛弃疾燕然勒功——窦宪
B.三顾茅庐——刘备囊萤映雪——孙敬
C.击楫中流——祖逖一鼓作气——曹刿
D.门庭若市——邹忌舍生取义——孟子
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天,学校发了很多书籍,包括《中国古代史地图册》。
B.“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C.初三年级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已经正式启动。
D.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明把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且让小亮代他致歉。小亮对小刚说:
A.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我来替小明还书。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D.这是你借给小明的书,他让我还给你,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谢意。

2.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5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历史,表明创业维艰的千古名句是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3分)
① 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
⑧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小题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森林有了哪些了解。(6分)

【小题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第③段与第④段位置能否互换,并说明理由。(3分)

【小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借助上文的知识,说说密云水库上游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原因。(4分)
1960年,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的华北最大人工湖——密云水库建成时,上游林地面积只有40万亩。50年来密云通过植树造林、爆破造林、飞播造林等多种形式,在库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荒山行动。现在水库上游林地面积已达133万亩,林木覆盖率77.16%,密云水库上游已经成为北京林木面积最大、林木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