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19年中招模拟大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86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6

1.综合题(共5题)

1.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第一个是19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投资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个出现在2001年直到2012年左右;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则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第三次浪潮就是从2013年开始的主动开放期,尽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只有4年时间,但开局良好,效果很不错。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图所示不同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个浪潮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对接”指的是哪件事?试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开局良好,效果很不错”的原因。
(3)进入主动开放期以来,我国经济面貌亦为之一新。请列举你家乡的具体措施或表现一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1年淮阳县于庄1号墓出土。此庄园具有居家和田因双重功能,呈前、中、后三重宅院,庭中有马,堂上宴宾乐伎,后院仓厨图厕,院外田渠井洫,反应出汉代地主庄园生活图景。

 

材料二中国汉代世俗大家的庄园,既是财富的创造地,又是家庭成员的居所和抵御外侵的邬堡。汉代豪强地主常常聚族而居,占有大量的土地。东汉是庄园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在这些规模巨大的田庄中,农林牧副渔以及手工业、商业多业并存,具有极强的自足自给性。在庄园里,劳动者主要有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他们所受的剥削都很沉重,除了墩纳地租,还得无偿地为田庄主服劳役。

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兴起伴随着西欧农业不斷发展,剩余农产品增加,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庄园经济瓦解。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庄园和中国汉代庄园的相同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东汉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和西欧庄园瓦解的共同因素。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为此,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纪推行改革,使俄国走向强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欧洲强国的沙皇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旋涡中,雄心勃勃的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了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摘自鞠维伟《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产生的国际影响。据材料二,概括“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发挥的作用。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分别呈现怎样的趋势。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俄罗斯在历史上数次成为世界强国的相同原因。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方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材料三  1900年,美国老年人比例是4%,1932年增加到6%……而“柯立芝(1923—1929年美国总统)繁荣”的受惠者主要是大资产者,但却给老年工人极大冲击,由于长期的应用技术遭到淘汰,老年工人面临失业和重新寻找工作的困境,这促使美国考虑社会保险问题。
材料四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有一个方面却明显落后:早在19世纪末,为缓解劳资矛盾,西欧一些国家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案,进入20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制定保险法案,相比之下,美国在社会保险立法方面进展甚微,甚至赶不上美洲的乌拉圭和智利,这促使美国政府考虑进行社会保险立法工作。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后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社会保险法》出台的国际国内因素。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方式。

2.选择题(共18题)

6.
所谓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吴自牧《梦梁录》卷19)宋朝城市中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直接体现了
A.政治局面清明
B.经济繁荣发展
C.富人生活奢靡
D.市民生活丰富
7.
“中国教育百年大事记”记载:1938年4月2日,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联合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定址于昆明,三校校长共同主持校务工作。“三校”迁到昆明的原因是
A.东北三省沦陷
B.西安事变爆发
C.日军全面侵华
D.北平和平解放
8.
某班同学围绕解放战争开展多主题探究学习,其中一组同学收集的资料如下,这组同学探究的主题应当是
A.长沙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转战陕北
9.
下图中的C点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这个“春天”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扩大了民族企业规模
B.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
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10.
观察表格,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②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
③有利于培养近代军事人才
④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
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战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动用武力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附庸国的战争。此次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
C.使帝国主义获得在华设厂的权利
D.遭到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12.
1949年,民族资产阶级中有些人对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可以反驳此观点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的完成
13.
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及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导致两岸制度化沟通协商机制被迫中断,两岸交流合作和广大同胞利益深受影响,两岸各界无不深感忧虑。由此可见,危害祖国统一大业的是
A.美日干涉中国内政
B.两岸协商机制中断
C.两岸民众情绪焦虑
D.“台独”分裂势力执政
14.
1978年,西欧、日本和中国纷纷签署贸易协定,美国大财团怕失去中国这个市场,联合上书卡特政府,要求总统下决心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由此可见,当时推动中美建交的因素是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开辟市场的需求
15.
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间出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伯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见,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原因是
A.共和国的建立
B.帝国版图的扩张
C.法学家的努力
D.执政官的支持
16.
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作者是
A.莎士比亚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17.
许多学者认为:一战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综合发力的结果。可见,这些学者强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外交因素
D.军事因素
18.
随着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国内局势混乱一片,随后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在此背影下,法国最需要的是
A.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
B.一批敢于起义的市民
C.一个强大有力的政权
D.一位强势的封建帝王
19.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中涌现的杰出代表包括
①华盛顿  
②圣马丁  
③章西女王   
④玻利瓦尔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非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结合下图判断,为开通美洲到吕宋(今菲律宾)的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郑和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1.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工人充分就业,并且每年可拿到多于4个月工资的奖金;彩电、冰箱、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电磁炉、录音机、不锈钢炊具、煤气热水器、微波炉等进入普通家庭。这表明日本
A.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发达国家
B.国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经济发展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
D.成为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国家
22.
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都绕开了联合国,为此,许多人对联合国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然而,形势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无论它如何强大,都无法单独解决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伊拉克战争以来,在不少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也不得不更多地借助联合国,就证明了这一点。要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国际社会的协调行动是妥善应对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条件。这说明
A.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局部战争和冲突可以避免
D.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23.
这种有限的、受监控的自由毕竟是农民、手工业者、私人企业家、外国资本家和知识分子所欢迎的、所需要的,是穿透“战时共产主义”厚重雾羅漫散出的一缕新鲜空气。相关政策的实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