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8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2.
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是谁给荷兰总督揆一的招降书?
(2)他为什么说台湾一直属于中国?试从历史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3)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台湾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隶属哪个省?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4.
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选择题(共12题)

5.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6.
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茶楼
B.瓦子
C.市舶司
D.邸店
7.
在参观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副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送子天王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8.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 方
965
149
493
459
南 方
111
65
257
83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9.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⑤D.①②③④
10.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blank#}1{#/blank#}.

11.如图,转盘中8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任意转动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大于6的数的概率为{#blank#}1{#/blank#}.

12.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的发言记录正确的是
①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②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③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
“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寇特部回归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4.
在学习“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一主题时,某同学制作了下列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5.
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
A.帝国中兴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D.政权并立
16.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