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二:如图是“宣政院印戳”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材料二中的宣政院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如图是“宣政院印戳”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材料二中的宣政院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3.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
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北宋
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2.选择题- (共18题)
8.
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
9.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A.海外贸易发达 | B.手工业兴旺 |
C.农业繁荣 | D.文化昌盛 |
11.
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 B.大运河贯通南北 |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
12.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会子 ②交子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喝茶品茶
①会子 ②交子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喝茶品茶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20.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