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8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判断题(共1题)

1.
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1)图一的作者是汤显祖。(   )
(2)图二作品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3)图三作品的作者是徐光启。(   )
(4)图二、图三作品都产生于明代。(   )
(5)以上三部作品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著作。(   )

2.综合题(共2题)

2.
作家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一经推出后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捧,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明朝的兴趣。某校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明朝的一些材料,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材料二:“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三: 如下图:明代科技、文学书籍


材料四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1)据材料一说出,明朝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是由哪位皇帝提出的? 为了监视官民他又设置了哪个机构?
(2)材料二是明朝时人们对选官制度的讽刺,指出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明朝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出其影响。
(3)材料三中图一的作者是谁?图二中的小说作者又是谁?这部书有什么价值?
(4)材料四中“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一点即可)?
3.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85年和1686年,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重创沙俄侵略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1)你认为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图一中的宣政院印?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影响?
(2)图二反映了哪一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这个朝代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图三中平定叛乱的皇帝是谁?平定叛乱后设置了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
(4)材料二中两次重创沙俄侵略军的皇帝是谁?材料中通过谈判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有什么意义?
(5)今天某些分裂分子妄图将上述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对此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3.选择题(共19题)

4.
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赵普B.寇准C.宋璟D.岳飞
5.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6.
***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哪一政权(  )
A.辽B.西夏C.蒙古D.金
7.
在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于今天的(  )
A.北京地区B.洛阳地区C.西安地区D.南京地区
8.
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B.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C.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9.
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发明了中国象棋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10.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朝
11.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和标志是(  )
A. 1260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 B.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C. 1276年 元军攻入临安     D. 1279年 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12.
在中国古代史上,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有
A.北魏、东魏
B.辽、西夏
C.后金、元
D.金、后金
13.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刘邦B.李渊C.赵匡胤D.杨坚
14.
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党项、女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是(  )
A.战争B.议和C.和亲D.册封
15.
某同学对中国古代王朝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非常有兴趣。他根据老师课上提供的图片资源(下图)进一步拟定了课下的研究主题。其主题应该是
A.唐朝对吐蕃加强管理
B.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C.明朝设置奴尔干都司
D.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
16.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即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徽商和苏商
B.苏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浙商和徽商
17.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沿岸
18.
下列选项中不是眀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的是
A.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农民又遭天灾
D.欧洲殖民者的侵入
19.
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
A.汉朝B.唐朝C.明朝D.隋朝
20.
下列有关科举制度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B.进士科C.殿试D.八股文
21.
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
22.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清早,我到公圆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陈清香。

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拂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战在阳光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