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9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6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13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至爱亲情,血浓于水。慈爱、恩爱、关爱、孝悌,
shèntòu 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yùnhán 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展出了兄弟的手足之情;优厚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A    (情愫/情义)……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wèijiè 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小题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词语是     
【小题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2分)
   

2.句子默写(共1题)

2.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5)《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陆定一《老山界》)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9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节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然必至草堂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潭中鱼百许头()(2)乃记之而()
(3)浣花溪委也()(4)西折纤秀长曲()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小题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5】甲、乙两文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例说明。(5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