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3)阅读材料三,指出宋代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依据所学回答,与材料四相关的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南宋)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材料三 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两点:其一,(宋代)这些南迁的北方人口,多是熟练劳动力和文化素质高的世家大族……其二,以“力能远迁的巨族仕家”为主的北方移民,必然携带巨额资金和动产南下,为南方社会经济輸入了大量资金。——摘自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
材料四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3)阅读材料三,指出宋代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依据所学回答,与材料四相关的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山河破碎、***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随后举行了规模清大的阅兵式和群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图中出现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三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示例:史实①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场景的名称。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一 在山河破碎、***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随后举行了规模清大的阅兵式和群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图中出现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
(3)从材料三记述的史实中任选其一(史实①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事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示例:史实①九一八事变;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场景的名称。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而言有何重大意义。
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它,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之前,只有各个民族的相对平行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能最早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加强世界联系的助力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始于何事?这给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为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之前,只有各个民族的相对平行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然资本主义在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据北师大版《历史》九下整理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能最早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加强世界联系的助力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始于何事?这给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为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2001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4.
文明历史五千年,灿烂辉煌留人间。历经磨难求复兴,继往开来谱新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盛世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仿效日俄到仿效法美,“先进中国人”主张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是指实行的哪一政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在和未来中国如何能够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繁荣盛世驻人间) | 材料一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太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政治宽松也带动了社会宽更成在“天下一家”的氛围,“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和充满着自信。 ——摘编自《中华文明厚德栽物》解说词 |
(历经磨难苦探寻) | 材料二从戍戍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改革创新谋发展) |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摘编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现代史》 |
(初心不改创未来) | 材料四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視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盛世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仿效日俄到仿效法美,“先进中国人”主张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五四”之后又有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是指实行的哪一政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现在和未来中国如何能够继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邁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才能当作榜样的。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走上“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道路”包含哪几种形式?(请列举两种方式);列宁领导俄国进行“改变”与哪两大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2)材料二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谁主导制定的?材料认为这一法案可能阻碍经济的复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政施行的实际结果。
(3)材料三中的“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国际组织最有可能约束美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
(4)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面对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材料一 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邁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才能当作榜样的。
——列宁《论我国革命》
材料二 就连大力提倡国家经济干预理论的凯恩斯也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复苏,而且其实施也太仓促了。——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材料三 “冷战”结来,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吋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走上“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道路”包含哪几种形式?(请列举两种方式);列宁领导俄国进行“改变”与哪两大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2)材料二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谁主导制定的?材料认为这一法案可能阻碍经济的复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政施行的实际结果。
(3)材料三中的“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国际组织最有可能约束美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
(4)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面对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2.选择题- (共21题)
8.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探究近代农民阶级的抗争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洪秀全传》 |
C.《太平天国兴亡史》 |
D.《义和团运动研究论文集》 |
9.
如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
B.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
C.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
D.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
10.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提倡“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
C.鼓吹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 |
D.主张“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 |
11.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做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辛丑条约》 | C.《马关条约》 | D.《天津条约》 |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成立中国共产党 |
C.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D.召开遵义会议 |
13.
解放战争时期,***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挺进大西南 |
D.会师大西北 |
15.
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最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
16.
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是()
A.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 B.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
C.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 D.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 |
17.
“Macau 并非我本名,漂泊无改祖国情。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关于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史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acau”回归摆脱了自明朝以来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
B.2019 年是“Macau”回归 20 周年 |
C.“慈母离儿聚”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
D.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慈母离儿聚”的根本原因 |
18.
下面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1955年 | 万隆会议 |
1964年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7年 |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 | “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
1971年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A.新中国外交成就卓著 |
B.新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
C.新中国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
D.新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
19.
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研学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在埃及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
B.在巴比伦的故土欣赏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的异域风光 |
C.在印度古城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 |
D.在希腊博物馆品味佛教发祥地的千年沧桑 |
23.
某同学梳理历史知识时,总结了“近代重要人物”读书笔记,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世界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①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②发明家:瓦特爱迪生
③改革者:彼得一世明治天皇
④艺术家:巴尔扎克查士丁尼
世界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①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②发明家:瓦特爱迪生
③改革者:彼得一世明治天皇
④艺术家:巴尔扎克查士丁尼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4.
以下是一位同学整理的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分别应为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 |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
C.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
D.美苏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5.
如下图为《联合国家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B.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
C.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出现 |
D.二战以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
26.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玻利瓦尔领导反殖斗争获得胜利 |
B.章西女王英勇就义 |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 |
D.纳米比亚赢得独立 |
3.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