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为空格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依次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3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如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 幽香 B. 醇厚 C. 清冽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如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 幽香 B. 醇厚 C. 清冽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古诗文默写(8 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抒写悠悠不尽“思乡”情思的诗句(限七年级学过的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抒写悠悠不尽“思乡”情思的诗句(限七年级学过的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论语>十二章》节选(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__ (2)传不习乎 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 (4)曲肱而枕之 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小题3】(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章,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3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__ (2)传不习乎 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 (4)曲肱而枕之 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 B.温故而知新 | C.人不知而不愠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章,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