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请阅读下列有关国歌的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后所作,歌曲讴歌了工人阶级为建立理想制度的革命首创精神。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型国家的诞生,之后以《国际歌》为代国歌。
(1)概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中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世界上每个国家均有其典型的文化象征,一如美国文化的象征——自由女神,法国文化的象征——《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同样应当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文化象征之一。
1935年12月9日,北平上千名学生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举行抗日救国请愿大游行。
抗日战争中,《义勇军进行曲》是八路军、新四军喜爱的战斗之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爱泼斯坦记下了中国官兵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前赴后继,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悲壮一幕。
1938年,东南亚青年华侨,从新加坡启程,一路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回国参加抗战。
1944年7月,美国国务院拟定反法西斯盟军凯旋的广播节目单中有《义勇军进行曲》《美丽的美利坚》《斯拉夫进行曲》《哈利路亚》《马赛曲》等。
1949年9月21日,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无党派人士徐悲鸿最先提议《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国歌。
——摘自刘丽英,郭鲁川《<义勇军进行曲>的文化象征意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文化象征”。
《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后所作,歌曲讴歌了工人阶级为建立理想制度的革命首创精神。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型国家的诞生,之后以《国际歌》为代国歌。
(1)概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中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世界上每个国家均有其典型的文化象征,一如美国文化的象征——自由女神,法国文化的象征——《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同样应当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文化象征之一。
1935年12月9日,北平上千名学生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举行抗日救国请愿大游行。
抗日战争中,《义勇军进行曲》是八路军、新四军喜爱的战斗之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爱泼斯坦记下了中国官兵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前赴后继,取得台儿庄大捷的悲壮一幕。
1938年,东南亚青年华侨,从新加坡启程,一路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回国参加抗战。
1944年7月,美国国务院拟定反法西斯盟军凯旋的广播节目单中有《义勇军进行曲》《美丽的美利坚》《斯拉夫进行曲》《哈利路亚》《马赛曲》等。
1949年9月21日,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无党派人士徐悲鸿最先提议《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国歌。
——摘自刘丽英,郭鲁川《<义勇军进行曲>的文化象征意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文化象征”。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关于地方管理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就分封制和郡县制问题,在廷议中展开大辩论。仆射周青臣认为设置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齐人博士淳于越认为,殷周能享国千余岁,是因为封子弟为辅佐的缘故。实行郡县制,陛下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丞相李斯则认为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也”。
(1)概括上述争论双方的论据。若你也参加了当时的辩论,你支持哪方?并请补充一条新论据。
材料二李维汉(时任统战部长,1983年回忆)写道:我们党在历史上曾提出过实行联邦制。1949年人民政协筹备期间,***同志就是否实行联邦制问题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认为不宜实行联邦制。理由是:苏联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7%,我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往往互相杂居或交错聚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主张在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内实行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只在例外情况下允许联邦制;俄国许多非俄罗斯民族(革命时期)已分离为不同国家,不得不采取联邦制把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我国并没有经过民族分离。……***同志同意这个建议,在《共同纲领》中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摘编自石光树《解决中国民族自治的一大悬案——以此怀念李维汉并纪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五十周年》
(2)新中国没有效仿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依据材料二归纳其原因。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就地方管理的决策问题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材料一《史记》记载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就分封制和郡县制问题,在廷议中展开大辩论。仆射周青臣认为设置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齐人博士淳于越认为,殷周能享国千余岁,是因为封子弟为辅佐的缘故。实行郡县制,陛下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现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救援呢?丞相李斯则认为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也”。
(1)概括上述争论双方的论据。若你也参加了当时的辩论,你支持哪方?并请补充一条新论据。
材料二李维汉(时任统战部长,1983年回忆)写道:我们党在历史上曾提出过实行联邦制。1949年人民政协筹备期间,***同志就是否实行联邦制问题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认为不宜实行联邦制。理由是:苏联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7%,我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往往互相杂居或交错聚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主张在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内实行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只在例外情况下允许联邦制;俄国许多非俄罗斯民族(革命时期)已分离为不同国家,不得不采取联邦制把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我国并没有经过民族分离。……***同志同意这个建议,在《共同纲领》中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摘编自石光树《解决中国民族自治的一大悬案——以此怀念李维汉并纪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五十周年》
(2)新中国没有效仿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依据材料二归纳其原因。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就地方管理的决策问题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3.单选题- (共34题)
6.
“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上述内容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独立宣言》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1.
1957年9月,为执行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南方一些州的学校取消种族隔离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出兵阿肯色州,护送黑人学生上学。该事件说明
A.联邦政府可以取消地方的自治权 |
B.南方各州地位低下 |
C.联邦政府地位高于各州 |
D.军队可以任意干涉各州事务 |
14.
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头像中,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落不明,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近代劫掠十二生肖青铜头像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
B.英法联军 |
C.美国军队 |
D.德国军队 |
15.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司法主权 |
D.关税主权 |
17.
1899年《万国公报》的一篇报道称:“不谓今年五、六月间,山东各处开立匪场,……上奉太后密旨,下遵毓贤命令,兴大清,灭洋教。”文章的“匪”是指
A.清朝军队 |
B.太平军 |
C.义和团 |
D.同盟会 |
20.
某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的关键词有:“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请你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A. 国民革命,洪流奔腾
B. 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 全面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3.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第29军奋起抗战。该事件标志着
A.日本侵华的开始 |
B.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
C.国共合作的开始 |
D.中国敌后战场的形成 |
24.
1945年10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谈到:“会谈的成果是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进步的巩固意志的表现,是中国政治家的智慧与远见的表现。”社论是针对
A.国民党一大 |
B.八七会议 |
C.重庆谈判 |
D.一届政协 |
25.
下图是新华社摄影记者邹建东所拍摄的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该照片所记载的事件标志着


A.抗日战争胜利 |
B.三大战役的开始 |
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
D.新中国的诞生 |
27.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
D.俄国革命激化了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30.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上述构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江泽民 |
4.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