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自古至今,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主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图一中人物的服饰有何特点?图二中的场景出现,说明宋朝人正准备度过哪一节日?
材料三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城”。
材料四
(4)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 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主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图一中人物的服饰有何特点?图二中的场景出现,说明宋朝人正准备度过哪一节日?
材料三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时间里,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城”。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指出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材料四
时间 | 四大件 |
20世纪50—70年代 |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20世纪80—90年代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
21世纪以来 |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
(4)据材料四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
2.
历史著作是史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史观研究历史的成果。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研究方向聚焦中国

(1)材料一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一章内容?请例举史实说明。第五章内容中,中国军民成功制约了日本“北进”和“南进”计划,为哪两大战场的获胜给出了有力的支援?
材料二:研究方向放眼世界

(2)依据材料二,列举16—18世纪西方国家每个世纪中发生的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大事各一例。
(3)材料二中第四章第三节撰写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对比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导致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研究方向聚焦中国

(1)材料一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一章内容?请例举史实说明。第五章内容中,中国军民成功制约了日本“北进”和“南进”计划,为哪两大战场的获胜给出了有力的支援?
材料二:研究方向放眼世界

(2)依据材料二,列举16—18世纪西方国家每个世纪中发生的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大事各一例。
(3)材料二中第四章第三节撰写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对比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导致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原因有哪些。
2.判断题- (共1题)
3.
条约是指确定缔约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任何协议。
(1)1689年中苏双方在尼布楚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判断:
改正: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判断:
改正:
(3)《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还为国内经济建设羸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判断:
改正:
(4)19世纪中期《凡尔登条约》的签订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之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判断:
改正:
(5)1949年《华沙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判断:
改正:
(1)1689年中苏双方在尼布楚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判断:
改正: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在华的经济掠夺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判断:
改正:
(3)《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还为国内经济建设羸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判断:
改正:
(4)19世纪中期《凡尔登条约》的签订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之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判断:
改正:
(5)1949年《华沙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判断:
改正:
3.选择题- (共13题)
6.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治,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下列属于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统治的措施是( )
①设伊犁将军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宣政院
④设台湾府
⑤设驻藏大臣
①设伊犁将军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宣政院
④设台湾府
⑤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③④⑤ |
9.
咸丰帝病逝前朱批“览奏易胜愤怒!”这里从权力和艺术的中心变为残阳下的如烟荒草,进而成为树立在每个国人心中的耻辱图腾。“耻辱图腾”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B.东交民巷被辟为使馆界 |
C.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
D.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
10.
100 年前日本《京都日出新闻》写道:“支那(中国)的排日运动向各地蔓延,眼下上海的运动最为猖獗。”对此“排日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
A.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导火线 |
B.“排日运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 |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
11.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④② |
12.已知废旧干电池中的填充物主要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淀粉糊、Mn2O3、ZnO、FeO、汞的化合物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部份物质,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
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A.文艺复兴运动 |
B.瓦特改良蒸汽机 |
C.新航路的开辟 |
D.爱迪生发明电器 |
15.
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认苏(俄)联,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的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经济危机的影响 |
C.绥靖政策的推行 |
D.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