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文学艺术 | 探究 | 总结 |
材料一:![]() | (1)材料一是谁的画作?它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 (4)通过以上探究,归纳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材料二:“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曹翰(宋)《退将诗》 |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什么政治特点?当时哪一文教制度得到改革和发展? | |
材料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例。 | (3)材料三认为,清代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的原的原因是什么?列举这时期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和剧种各一例。 |
材料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中国现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农民)“前方打仗,后方分田”…有些地区被敌人占领后,敌人就帮助地主夺回土地军事上的胜利后,农民又重新收回土地…跟着共产党走,才能保住胜利果实,才能彻底翻身。
——《华中解放区人民政权考察》材料三:首都钢铁集团经营状况统计表
项目 | 1978年 | 1990年 |
钢产量 | 179万吨 | 425.5万吨 |
利税 | 3.77亿元 | 26.25亿元 |
上交利税 | 3.71亿元 | 15.05亿元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列举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材料一认为抗战中显示出的“巨大力量”是什么?结合所学,中共提出的哪一政策促进了“巨大力量”形成?(2)材料二中“前方打仗,后方分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指出农民“分田”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华中农民“彻底翻身”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首钢集团经营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该变化与何种经营制度的推行有关?体现了哪一决策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中华民族振兴的决定力量。
材料一:借助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铁路、轮船、电报…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
——《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三:苏联为首的东方政治体系瓦解…借助信息技术革命的“风火轮”,美欧等国以投资和贸易协定等方式,实现了全球产销一体化…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转变了跟从者的角色。
——《现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1)材料一中“铁路”“电报”的出现分别与哪一科技革命有关?据材料,“铁路”“电报”有何积极作用?概括当时的世界格局。
(2)归纳材料二中的主要历史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东方政治体系瓦解”的标志是什么?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归纳材料三中的历史趋势。上述趋势促进哪一国际组织的诞生与发展?
(4)综上所述,概括亚非拉地区国际地位的变化。
2.选择题- (共21题)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绿色 |
B.创新 |
C.协调 |
D.共享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