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 (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实行的 民族政策,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个朝代?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后双方边境出现和长期平安稳定的局面?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辽阔,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称什么?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
2.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材料一: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南宋 | 11240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3.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收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收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2.选择题- (共1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