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展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76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4题)

1.
下面是奇奇和小明同学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讨论,请你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奇奇:“小明,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而不在繁华的都城东京产生呢?”
小明:“这个问题讲起来很复杂,不过,你需要明白几点:第一,‘交子’最早是由民间发行的纸币,而非官方发行,它不在东京流行就比较正常;第二,‘交子’出现在四川,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北宋建立以前,我国曾出现过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当时,中原地区的许多达官贵人为逃避战乱,携带资产来到地处偏僻、资源富饶的四川定居,于是促成了四川经济的发展;至于第二嘛,你看看书就会明白。” 
奇奇:我觉得宋朝商人只需向政府交税,其社会地位比其他朝代的商人的地位都要高。现在,我们国家搞市场经济,经商致富是受人欢迎的。历史上,“士农工商”,商人在社会各阶层中怎么会排列最末一位? 
小明:“宋朝,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和宋政府为增加收入而重视商品经济发展有必然联系。至于历史上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是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的结果。”   
(1)你能否结合北宋的经济状况与四川的地理环境,将“交子”产生的其他原因分析一下。   
(2)小明的理解正确吗?“重农抑商”是什么政策?举例说明这项政策对商人限制的表现。
2.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材料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城转移至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3.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唐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3)据材料三,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4)我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作用?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农业、海外贸易方面各举一例)   
(4)结合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共15题)

5.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
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
6.
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等国商人来华从事贸易,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安西都护府
7.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最德镇成为著名的(   )
A.唐三彩B.瓷都C.会子D.商港
8.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
9.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的割据时期,后周世宗励精图治,大力改革。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发展是(   )
A.人口的增长B.战乱较少C.政治清明D.经济重心南移态势明显
10.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_______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
A.隋朝B.唐朝C.两宋D.明朝
11.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
A.发行交子B.设中书省
C.设立市舶司D.引进占城稻
12.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④D.③④
13.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14.
“方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文景之治局面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开元盛世局面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15.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C.中书省  D.宣政院
16.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17.

二氧化氮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煤燃烧会产生一部分二氧化氮气体,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酸雨,NO2+O2+H2O═HNO3,配平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  )

18.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
A.宋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南北朝时期流芳千古的书画艺术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9.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卷,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的界限
D.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