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笞问题
材料一:举步维艰

(1)图片1和图片2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任一幅图片,指出其属于什么活动?并陈述该活动的史实。
材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五年来,经济实力故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増加了5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到、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刮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之所以说它“正确”,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举步维艰

(1)图片1和图片2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任一幅图片,指出其属于什么活动?并陈述该活动的史实。
材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五年来,经济实力故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増加了5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到、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刮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之所以说它“正确”,主要依据是什么?
2.
改革与创新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二十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且有特色的改革调整,某班同学以“二十世纪中外有特色的改革”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回眸历史)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面对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和人们的不满情绪,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1)依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实施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概况此政策“新”的含义。^
(释疑解惑)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会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2)“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是指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題?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西方国家“模仿”苏联的什么做法?
(运用提升)
样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回眸历史)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面对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和人们的不满情绪,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1)依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实施了什么政策?依据材料概况此政策“新”的含义。^
(释疑解惑)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会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2)“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是指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題?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西方国家“模仿”苏联的什么做法?
(运用提升)
样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3)材料三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种体制对中国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3.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来经议会同意,国玉无权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堆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17~18世纪,崇尚理牲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丈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材料四: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涔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五:

(1)但丁就是材料一“变革”中的一位巨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请指出这次“变革”的性质。
(2)请归纳材料二中《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这次运动给资产阶级带来什么影响?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4)依据材料五回答,美国自由女神像左手捧卷文献,这部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美国国旗的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请你根据美国国旗的样式指出美国国家的组成形式。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给予林肯极髙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来经议会同意,国玉无权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堆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三:17~18世纪,崇尚理牲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丈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材料四: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涔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五:

(1)但丁就是材料一“变革”中的一位巨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请指出这次“变革”的性质。
(2)请归纳材料二中《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这次运动给资产阶级带来什么影响?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4)依据材料五回答,美国自由女神像左手捧卷文献,这部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美国国旗的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请你根据美国国旗的样式指出美国国家的组成形式。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给予林肯极髙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4.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研究学习而收集整理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为
时间地区 | 北方 | 南方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万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A.人口大量南迁 |
B.宋朝社会生活 |
C.苏杭生活富足 |
D.经济重心南移 |
5.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②①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
6.
泰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习懦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淸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
A.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
B.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
C.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
D.维护其政权的长治久安 |
7.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行径:“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选项为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B.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
D.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
8.
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材料意在表达
A.辛亥革命结果了封建制度 |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
C.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漫长 |
D.辛亥革命以和平的方式结朿了封建帝制 |
9.
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贴出“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写出血书“还我靑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贴出“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写出血书“还我靑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发生在()
A.南昌起义前夕 |
B.秋收起义后 |
C.第五次反“围剿”中 |
D.遵义会议后 |
12.
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
C.民众的大力支援 |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
13.
科学无国界,科学无时限。20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物理学家根据相对论,主持形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这两位物理学家分别是
A.牛顿和王大珩 |
B.爱因斯坦和王大珩 |
C.牛顿和邓稼先 |
D.爱因斯坦和邓稼先 |
14.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①点到②点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实施了“一五计划” |
B.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党中央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
15.
“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材料强调工业革命
A.大大地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
B.使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
C.推动汽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发明 |
D.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
16.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 B.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
C.推行地税改革 | D.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
17.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
18.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囯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B.波兰的灭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
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实力 |
D.波兰保持独立会影响欧洲大陆均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