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1题)
5.
英国的浮沉折射出历史的变化,也促发了世人的深思。
(史实述说)
材料一:《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与英国有关的“三个方面的变化”各一例史实。
人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图说今昔)

(2)图一《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后来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字母是 ;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深度探究)
材料二:英国一直以来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是英国的外交基准之战后,欧洲大陆从两次大战中吸取教训,并且鉴于冷战的压力,走向联合。英国最初是不赞同这种联合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4)依据材料二、三从历史上的“光荣孤立”到加入欧盟再到启动脱欧,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分分合合,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史实述说)
材料一:《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与英国有关的“三个方面的变化”各一例史实。
人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图说今昔)

(2)图一《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后来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字母是 ;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深度探究)
材料二:英国一直以来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是英国的外交基准之战后,欧洲大陆从两次大战中吸取教训,并且鉴于冷战的压力,走向联合。英国最初是不赞同这种联合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三:英国太阳报在其头版发表社论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May)周一必须表态,只要脱欧协议获得议会通过,英国退出欧盟后,她就将辞去首相之职。英国脱欧之难超出人们预料,但又是当下英国社会真实写照。入欧前的英国人与退欧前的英国人,际遇与心境乃至对未来的期许早已大为不同,国家利益、党派利益、地方利益、族群利益乃至从政治家到普通公民的个人利益,全部卷入这场博弈,众声喧哗、众口难调在所难免,何况众望所归从来不是这个国家的传统。——依据《环球时报》整理
(3)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20世纪70年代主动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4)依据材料二、三从历史上的“光荣孤立”到加入欧盟再到启动脱欧,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分分合合,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3.选择题- (共8题)
7.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
B.商业繁荣 |
C.重农抑商 |
D.重文轻武 |
8.
某史料陈列馆由“英车入侵”“城下之盟”“丧权辱国”“香港回归”4个展室组成,参观者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强盛的历程。与该史料陈列馆展出内容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双十协定》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9.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都确立了***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①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都确立了***的领导地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④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2.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持征是“平民群众必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为了保证平民必须具有最高权力。雅典
A.实行津贴制度 |
B.抽签产生官员 |
C.允许妇女参政 |
D.设置公民大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