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璧山县青杠初级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重庆一中谢璐阳以770的高分考取北大,并以新生代表的身份发表开学演讲,成为北大的一代天骄
B.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呈现出了大凉山地区普遍贫穷的现状,读完让人心惊肉跳
C.9月3日的大阅兵,让中国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让中国人更能昂首阔步于世界之林。
D.秋风秋叶秋意浓,山间的枫叶花枝招展地,迎接这独属于它们的绚烂。
2.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辛弃疾在梦中的战场上点将出征,将士伤亡惨重的场面,读来令人悲痛。)
B.“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中年闰土的手比作松树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二十年后闰土的苍老。)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蓬勃生长的生命气息,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D.“君不见,柳条儿见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我笑斜了翅膀啊!(运用排比、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的角度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它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大多呈哑铃状,上小下大,___________。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非凡的价值。
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词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江南》温庭筠)
(2)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范仲淹)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
(5)列国周齐秦汉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都变做了土。(《山坡羊》张养浩)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江城子》苏轼 )
(7)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诸葛亮)
(8)马作的卢飞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
(9)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南乡子》辛弃疾)

3.其他(共1题)

5.
选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初秋悄然而至,一场场秋雨____ (做客  作客)山城。
(2)利益的取得,需有妥善的方法,不能盲目____(谋取  牟取)不择手段。
(3)重庆一中初三学子的中考誓师大 会上,学子们的朗朗誓言____ (淹没  湮没)了大自然的一切语言。
(4)作为____(年轻  年青)时代的90后,应珍惜青春,雕刻青春的美好。
A.做客谋取淹没年轻B.做客谋取湮没年青
C.作客牟取湮没年轻D.作客牟取淹没年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