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山东济南辛寨辛锐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A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6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2

1.综合题(共3题)

1.
(15分)如图,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泽被后世。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凿的大运河?(2分)归纳图一、图二工程共同的功能。(2分)
(2)写出隋朝大运河南北起止城市(当时的地名),以及中心城市。(3分)写出元朝开凿的两段新运河的名称。(2分)
(3)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好事,有人说是坏事。就“有人说是好事”谈谈你的理由。(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3分)
2.
(15分)进入新的世纪,我们民族的盛事不断,……继2008年北京圆满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后,2010年上海又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博会。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请同学整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朝代(唐、明、清)对外交往史实,以史为鉴。
(1) 请列举一则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从它的对外交往可以反映出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6分)
(2)明朝对外交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哪个历史事件?(3分)
(3)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3分)
(4)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一谈你的认识。(3分)
3.
(15分)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学习历史都有所收获,有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围绕“清朝如何维护国家统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①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②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1)请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分别用一个具体的史实说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8分)
① 
②    
(2)用简单一句话来评价清朝的民族政策。(3分)
(3)通过这个话题的讨论,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两点。(4分)

2.选择题(共10题)

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5.
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女真族B.畏兀儿族C.契丹族D.回族
6.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统一蒙古并建立蒙古大汗国的是
A.耶律阿保机B.元昊C.完颜阿骨打D.成吉思汗
7.

Sanya is famous _______ its beautiful beaches. 

8.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分封藩王B.废除丞相C.设立东厂D.迁都北京
9.

As you are not feeling well, you'd better_______ to school.

10.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是对哪一官员职责的描述 
A.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C.议政王大臣D.军机大臣
11.

Tony wants _______ a job as a language teacher in China.

12.

Tony wants _______ a job as a language teacher in China.

13.
在学习完明清文化——文学艺术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其中正确的是
A.施耐庵创作了《三国演义》B.徐渭是“扬州八怪”之一
C.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说家D.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