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崂山八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诊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6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4/1

1.综合题(共2题)

1.
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大运河的最南端,我们现在称之为杭州)。战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点燃炭火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战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之后被分到B郡担任一个官职。张三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套景德镇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A地指的是哪?(1分)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座城市?C地是指哪里?(2分)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1分),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谁?(1分)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最重要的两个科目是什么吗?(2分)
(5)上述材料中有多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至少找出2处,在文章中用______划出来。)(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4题)

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4.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5.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6.

如图所示,已知折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入射光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