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十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6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4

1.选择题(共11题)

1.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意图是(  )
A.B.
C.D.
3.
诗歌有时承载着历史信息,下列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歌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当时的杭州十分繁华
B.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甘于偏安的不满
C.诗中的汴州应指东京
D.该诗应创作于北宋时期
4.
岳飞《满江红》中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着B.契丹统治者C.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5.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汉 C. 唐朝 D. 北宋
6.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7.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到的这地方应该是当时的(  )
A.专营商业的“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8.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读读唐诗、宋词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9.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朝廷不断加派赋税,人民不堪重负,怨声载道,纷纷发动起义,这次起义主力军的领导者是谁,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
A.李自成   均田免粮B.黄巢 为民除害
C.陈胜 除暴安民D.李自成   轻徭薄赋
10.
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1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治理。下列措施中,属于清朝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的有(  )
①册封达赖、班禅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伊犁将军。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