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是重要的世界政治文明遗产,不仅影响了西方政治,而且对其他地区的政治文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雅典民主政治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哪三位改革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有何意义?
(2)罗马法在法律形式和法律适用范围上分别有何变化?罗马法在法律价值观方面对后世有何启示?
(1)在雅典民主政治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哪三位改革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近代西方政治的发展有何意义?
(2)罗马法在法律形式和法律适用范围上分别有何变化?罗马法在法律价值观方面对后世有何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协调。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在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上,两国政体有何差异?从本质上看,两国政体又有何内在一致性?
材料一: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协调。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在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上,两国政体有何差异?从本质上看,两国政体又有何内在一致性?
2.单选题- (共18题)
3.
《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 B.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
C.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
5.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褪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
B.最高立法机关 |
C.最高行政机关 |
D.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6.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段话体现了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是( )
A.集体管理 | B.不告不理 | C.三权分立 | D.人人平等 |
7.
“第5表:凡以遗嘱处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它反映了罗马法( )
A.规定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 B.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
C.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 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
8.
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 )
A.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 | B.在处理个人财产上不够完善 |
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 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 |
9.
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
A.判处奥赫死刑 | B.不予受理 |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 D.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
10.
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B.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
C.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 | 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
11.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段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任何作用 |
B.资产阶级取得反对国王斗争胜利 |
C.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一切权力 |
D.英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
12.
如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这部重要文献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
B.美国的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英国的《权利法案》 |
13.
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 )
A.《独立宣言》 | B.《邦联条例》 | C.《权利法案》 | D.《联邦宪法》 |
14.
2013年12月19日,部分美国参议员提出一项针对伊朗的新制裁议案。白宫发言人卡尼立即作出回应,称若议案获得通过,奥巴马将动用否决权。由此可见( )
A.奥巴马的权力至高无上 | B.参议员的权力高于奥巴马 |
C.奥巴马只拥有否决权 | D.奥巴马与国会存在制约关系 |
15.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 B.英国《权利法案》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16.
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
A.法国1875年宪法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英国《权利法案》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7.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
C.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
18.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
19.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20.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宗法血缘关系 | B.家国同构观念 | C.中央集权意识 | D.安土重迁理念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