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二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5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要(英国近代思想家)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
(2)“第一种在文字上”的发明到宋代有何改进?“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4)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
材料论述题。

材料 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仍承前代,主要有经义、诗赋及策论,但专重经义。规定考试经义以四书五经命题。……又规定考试时的经义文章必须用古代圣贤的语气立言,由于经义都有定本,思想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发挥,无异于鹦鹉学舌……八股文是经义文章的一种程式。即把文章写成替古代圣贤立言的语气,体裁用排偶,全文分成破题、承题、起讲、领提、提比、中比、束比、大结八段,每段相对,格式一律,并限在若干字内完成。

──摘编自徐连达《中国历史205个细节》

(1)我国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判断题(共1题)

3.
在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小组讨论中,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以下是小明、小敏的看法,谁的看法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22题)

4.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主要有
①广开言路
②整顿吏治
③注重农桑
④创制文字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
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
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
6.
下列古钱币中,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A.纸币B.和同开珎C.开元通宝D.刀形币
7.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
A.宣政院B.西域都护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
8.
宋朝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军队人数B.减少军费开支
C.防止地方失控D.防止武将跋扈
9.
宋朝时,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其中建立西夏的民族是
A.党项族B.契丹族C.女真族D.蒙古族
10.
历史上南宋的建立者是
A.宋徽宗B.宋钦宗C.宋高宗D.宋高祖
11.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是指
A.辽统治者B.金统治者C.匈奴统治者D.西夏统治者
12.
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3.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用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分化事权
B.撤销所有权力
C.实行三年一换
D.设通判分其权力
14.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最有可能是
A.秦朝B.隋朝
C.元朝D.金朝
15.
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16.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元昊 D. 赵匡胤
17.
当人们去北京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B.皇城C.内城D.外城
18.
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将国号由后金改为清的是
A.崇祯B.皇太极C.努尔哈赤D.李自成
19.
1662年,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B.文天祥C.郑成功D.康熙帝
20.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1.
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表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数(亩)
康熙二十年
1673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表中人均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人口快速增长C.耕地面积大量减少D.土地兼并严重
22.
从明太祖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反映了
A.地方权力过大B.丞相权力增大C.君权日益衰落D.皇权日益加强
23.
清朝和西方各国交往中采用的是
A.积极通商B.消极通商C.闭关政策D.开放政策
24.
下列人物与他的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宋应星──《农政全书》
C.吴承恩──《西游记》D.罗贯中──《三国演义》
25.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