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54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4

1.简答题(共1题)

1.

   在历史课堂提问环节中,老师问:“下图名画(局部)描述的是哪一古代都城的繁华景象?”小历同学回答:“北宋都城东京”;小史同学回答:“唐朝都城长安”。哪位同学回答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2题)

2.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的挥霍与奢侈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1)材料一中“北宋……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而最终灭亡是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说出你的感悟。
(经济篇)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请你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民族篇)
材料三 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的人民在斗争中走向融合。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3)请举例说明材料三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感悟篇)
(4)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自豪。请你简要总结一下两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遂一天下是什么回事?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琉球”指现在的哪一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大都指今天的哪一个城市?

3.选择题(共30题)

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5.
下图所示著作的主人公被誉为“一代天骄”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蒙古 创制文字B.建立元朝 统一全国
C.建立大明 废除丞相D.设军机处 强化专制
6.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构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④⑤
7.
古代一个生意人在四川一带做生意,但是携带大量的铜钱银锭不便,于是他把一部分财物换成了纸币----“交子”。这一情景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北宋D.隋朝
8.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9.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D.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10.
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1.
它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鼎盛时曾一度统治大半个中国。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它是
A.金B.辽C.后梁D.后汉
12.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话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松赞干布B.元昊
C.耶律阿保机D.赵匡胤
13.
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创制者是
A.赵匡胤B.元昊
C.耶律阿保机D.怀仁可汗
14.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列史实能反映该特征的是
A.赤壁之战B.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C.岳飞抗金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5.
由下图所示海船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宋代商船到达非洲
B.宋代造船技术先进
C.海外贸易收入丰厚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6.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从材料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北方战乱人口南迁B.隋大运河贯通南北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戚继光抗倭巩固海防
17.
适合填入下表中的“ ?”处最早的时期是
A.西汉B.南宋
C.明朝D.清朝
18.
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19.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20.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典型特征可归纳为
A.国家的产生B.百家争鸣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
21.
《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
A.辽宋并立
B.宋与西夏并立
C.北宋与金并立
D.南宋与元并立
22.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23.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
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
24.
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蕃市B.蕃学C.市舶司D.蕃坊
25.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6.
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金建立
②北宋灭亡
③辽灭亡
④宋金议和
⑤郾城大捷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④③⑤
27.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
28.
辽和北宋被金国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统治者不得人心B.人民反对抗金
C.国家统治腐朽D.国家内部发生分裂
29.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30.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31.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丝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③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④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
下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一项明显不属于宋代,它是
A.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B.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C.筒车和曲辕犁的发明和应用D.纸币的出现
33.
元世祖忽必烈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太尉B.枢密院C.御史台D.禁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