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2.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5题)
5.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不属于宋代完成南移史实的是
A.太湖流域的苏州、扬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
B.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
C.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
D.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
14.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火药 |
B.指南针 |
C.印刷术 |
D.造纸术 |
15.
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 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图反映的社会风貌主要是( ) 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A.民族政权并立 | B.商业繁荣 | C.经济重心南移 | D.科技发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