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5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78年,有人抱怨说:“内阁会议并非依法而设,外交委员会也得不到英国法律认可。内阁从枢密院手中夺走处理政务的权力,由此成为人们抱怨的对象。”
材料二:威廉统治末年,内阁成员的相对固定化以及内阁会议召开的惯常化,促使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状态向公开状态的转变,笼罩于其上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去了。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
材料三:从1711年起,安妮女王几乎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此后,由财政大臣取代国王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国务并做出决策,逐渐成为一种惯例;而将决策结果呈报给君主,由君主来签署实施,也仅仅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了,这表明,内阁在摆脱王权的控制、获取独立性方面,已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78年和威廉统治末年英国内阁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趋势以及英国最终确立的政体。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形成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材料二: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首都的暴动,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三: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要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9题)

5.
古代雅典曾出现了专制形式一僭主制。所谓僭主是指不依合法程序,不经公民授权而僭取国家权力者,也就是僭取本由公民集体享有的政治权利,所以被视为违背常规,是不合法的。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古雅典
A.废除一切债务与债务奴隶制
B.以投票的方式进行政治流放
C.设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D.设立陪审法庭受理公民投诉
6.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中
A.消除阶级对立
B.保护私有财产
C.限制贵族特权
D.维护平民利益
7.
在美国,“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8.
1875年,国民议会在2月至7月之间先后通过了参议院组织法、公共权力组织法、公共权力关系法,三者合起来即第三共和的宪法一1875年宪法。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现象
A.是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
B.体现了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C.说明了法国注重协调各阶层的利益
D.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构建已经完成
9.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这表明德意志的政体带有一定的
A.虚伪性
B.民主性
C.专制性
D.封建性
10.
1949年4月20日,和谈既已破裂,任务终了,别人不回去可以,作为首席代表的张治中坚持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得到消息后当即赴六国饭店和张治中谈话。此史实发生的背景是
A.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呼声高涨
C.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协定”
D.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发生扭转
11.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体现了
A.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
B.国共合作
C.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D.全国政权归于统一
12.
《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追求
A.男女平等
B.绝对平均
C.按劳分配
D.等级差别
13.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14.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推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完成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石库门建筑,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客厅内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
A.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D.确定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16.
***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有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7.
鸦片战争前,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腐蚀清朝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
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18.
2018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当天,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81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19.
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和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倶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
A.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
B.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
D.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20.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
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改革比较彻底
B.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逐渐过时
C.科学理论要顺应时代进步而发展
D.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
21.
2018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9周年纪念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迎来了“成年”后的第一个生日。19年来,澳门同胞当家做主,澳人治澳,茁壮成长。澳门回归
A.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B.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有利于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
D.得益于中英两国的共同努力
22.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B.和平与发展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全球化
23.
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