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导致诗②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3)诗③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财(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摘自I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二:“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有客观存在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
2.单选题- (共29题)
A.自由平等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民主共和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 |
A.军国主义色彩 |
B.民主主义色彩 |
C.专制主义色彩 |
D.民族主义色彩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
A.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
B.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
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
A.八国联军侵华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太平军 | D.义和团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左右江根据地 |
C.陕甘宁根据地 |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A.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B.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
C.我国政府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
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
C.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D.我国政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旧金山会议 | D.26届联大 |
A.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 |
C.“求同存异”方针被与会各国接受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 | B.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
C.象征六国的合作 |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
A.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
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 |
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实行军事援助 |
A.1915年 | B.1917年 | C.1920年 | D.1924年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 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
3.选择题- (共6题)
氢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是一中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
(2)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速率较慢,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blank#}2{#/blank#} .
(3)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2NH3(g)
①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加入催化剂引起反应速率变化的时间段是{#blank#}3{#/blank#} (填,如0~t1等).
②温度为T℃时,将2a mol H2和 a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blank#}4{#/blank#}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利用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机构设计了如图的砷化镓光电池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光电池的a极为{#blank#}5{#/blank#} 极;若电解池内是硫酸钠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lank#}6{#/blank#} .
氢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是一中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
(2)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速率较慢,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blank#}2{#/blank#} .
(3)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2NH3(g)
①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加入催化剂引起反应速率变化的时间段是{#blank#}3{#/blank#} (填,如0~t1等).
②温度为T℃时,将2a mol H2和 a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blank#}4{#/blank#}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利用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机构设计了如图的砷化镓光电池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光电池的a极为{#blank#}5{#/blank#} 极;若电解池内是硫酸钠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lank#}6{#/blank#} .
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为BC边上的高,过点A作AE∥BC,过点D作DE∥AC,AE与DE交于点E,AB与DE交于点F,连结BE.求四边形AEBD的面积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