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前朝的建立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在当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前朝的建立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在当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
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材料一:(元)世祖……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元世祖”叫什么名字?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被称作什么?为对内地十个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朝中央哪一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地区?请写出元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的名称?
材料一:(元)世祖……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元世祖”叫什么名字?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被称作什么?为对内地十个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元朝中央哪一机构直接统辖西藏地区?请写出元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的名称?
3.
(君权的逐步强化)
秦始皇创立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和强化君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材料二中为加强皇权, 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 在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为强化这种效果,材料中的“帝”和他的后继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何在?
秦始皇创立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和强化君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乾,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二:(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无他奇巧与,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分析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2)材料二中为加强皇权, 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 在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为强化这种效果,材料中的“帝”和他的后继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何在?
2.选择题- (共20题)
7.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①交子
②瓦子
③互市
④岁币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3.
(题文)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授时历》 | B.《西厢记》 |
C.《窦娥冤》 | D.《天净沙•秋思》 |
15.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开放五口通商 | B.闭关锁国 | C.重商轻农 | D.君主专制 |
16.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达赖l喇嘛 |
B.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 |
18.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等贵贱 |
B.均田免赋 |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D.有田同耕 |
21.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材料中作者认为( )
A.八股取士方法笨拙 | B.秦朝焚书方法巧妙 |
C.秦明做法本质一致 | D.明制便于选拔人才 |
23.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 )
A.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地工作 |
3.填空题- (共5题)
26.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7.
唐太宗时 ___________(人物)和松赞干布的和亲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 ______________,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