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海韵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展和社会变化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48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百家讲坛《赵匡胤》主题曲
材料二: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
材料五: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陈桥驿站披旒冕”指的是和哪一历史人物相关的哪一历史事件?“杯酒之间销兵权”反映了宋朝在军事方面的哪项措施?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问题三:材料三体现了北宋采取怎样的治国政策?而这一政策对北宋产生了哪些影响?
问题四:材料四体现的是哪一王朝的兴起?“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五:结合所学,材料五反映了该朝代疆域特点是什么?为了管理地方,该王朝采取了什么制度?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
——文莹《湘山野录》
材料二:“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五:(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轼《栾城集》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体现了北宋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宋代商业哪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问题三: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此,宋朝朝廷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理?
问题四:结合所学,材料四“仰给东南”体现了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说一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问题五:结合所学,材料五“和好年深”是从哪一事件开始?“和好年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摘自《中国历史》七下第63页
问题一:元朝对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古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

2.选择题(共28题)

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5.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何时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6.
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A.造船业的发达
B.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C.航海技术的提高
D.遍布全国的驿站
7.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指的是哪位君主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宋真宗
8.
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A.进士科的创立
B.创立殿试制度
C.大幅增加取士名额
D.采取分科考试
9.
著名的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
A.南宋、金B.辽、金C.北宋、西夏D.北宋、辽
10.
对宋代经济现象描述错误的是哪项?
A.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B.宋朝时丝织业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
C.宋代造船业当时世界领先,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非洲东海岸
D.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1.
下列物品南宋时居住在临安的外国商人能将其带走进行海外贸易的是
①蜀地的丝织品
②冰裂纹瓷器
③茶叶
④指南针
⑤玉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2.
忽必烈作为蒙古族的一代杰出人物,其主要作为有哪些?
①统一蒙古
②建立元朝
③设宣政院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④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3.
今天的深圳在元朝时应属于
A.中书省
B.湖广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江西行省
14.
“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这种市民生活丰富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①城市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壮大
③自然环境优越
④南方相对安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下列不属于元曲的是
A.散曲
B.说唱
C.杂剧
D.南戏
16.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D.帝国的彷徨
17.
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8.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9.
《蒙古秘史》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谁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完颜阿骨打
D. 铁木真
20.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B.岳飞
C.寇准D.秦桧
21.
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2.
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
A. 唐朝后期 B. 五代 C. 北宋 D. 南宋
23.
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24.
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
25.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26.
“夷洲”、“流求”、“琉球”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名称。请问我国从何时开始正式管辖该地区( )
A.三国B.隋朝C.元朝D.清朝
27.
哪一机构的设置可以说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察合台汗国
28.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②灭亡南宋
③建立宣政院
④设立锦衣卫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9.
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30.
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31.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